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2期   作者:强辉
[导读] 海绵城市是近些年我国根据城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雨水排放问题提出的城市建设的新理念
        强辉
        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  361101
        摘 要;海绵城市是近些年我国根据城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雨水排放问题提出的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对于城市的开发建设和雨水管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海绵城市的相关要求对城市公园建设中适宜使用的一些低影响雨水开发设施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这些设施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起到降低雨水径流总量、消减峰值流量、净化和利用雨水、降低城市内涝风险的作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 ;城市公园 ;低影响雨水开发
        1、前言
        随着城镇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大规模的不透水材料的使用,导致城市透水地面越来越小,城市雨水排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排水不畅,很多城市在雨后都出现大范围内涝,“城市看海”的现象频频发生,进而导致城市交通系统瘫痪,通行受阻,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城市水体产生了一定程度地污染。为了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居住及生态环境,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国家政策。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建设过程中有效融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将对改善和提升我国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发挥积极作用[1] 。
        2海绵城市和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
        海绵城市的概念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发挥作用,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具有很强的弹性。海绵城市的最佳目标是通过自然或人工设施吸收、储存、渗透和净化降雨产生的雨水,并将其转化为水资源,在干旱时期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发展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快速排出雨水径流以避免洪水泛滥的思路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收集和利用雨水,海绵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使城市具有适应气候变化的弹性,能够避免和减少极端降雨的灾害影响,具有可持续的生态功能。一般来说,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概括或代表为渗透、滞留、储存、净化、利用、排出[2] 。
        低影响雨水开发目的是减轻日益增长的城市化和不透水表面的负面影响。保护开发前的水文环境是低影响开发的总体目标。它是一种源控雨水管理理念,推广和倡导各种小型、独立的生态设施,如生物滞留措施、透水路面、草地沼泽等,
以控制雨水污染,减少雨水径流,缓解排水管道溢流。然而,许多大城市的雨水管理问题十分复杂,仅靠水源控制设施是无法解决的。
        3施工技术选择
        海绵城市理念的公园项目在施工技术选择及景观建设时要同时兼顾各种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功能,以满足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降低雨水径流的污染,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等作用。本节重点介绍城市公园项目中使用效果较好
的一些设施。
        3.1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在自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一块地势低洼的区域内种植草皮、灌木及乔木等植物,它模拟自然界的土壤渗透系统收集和滞留来自地面或周边建筑及构筑物的雨水,起到降低地表径流,消减径流峰值、促进雨水渗透补充地下水以及在土壤、植物以及水体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可有效去除雨水中的小颗粒固体悬浮物、微量的金属离子、细菌及有机污染物质。
        公园的雨水花园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公园中具体地块的功能、位置及类型,并最大程度地在原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在设计时,植物应优先选用当地耐水耐湿的植物,同时为了优化雨水花园的景观效果,还应该选择外形优美、观赏性强的植物进行高低层次搭配,营造雨水花园的观赏性。


        雨水花园是一种小型的雨水渗透,雨水花园的规模主要由土壤的渗透系数,雨水径流量的大小,雨水花园内外的高差等因素共同决定,一般雨水花园的面积在9m2~27m2左右为最佳,也可将多个小型的雨水花园合理布置,通过多个小型的雨水花园进行组合产生一个综合性的较强的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按照控制雨水的类型可分为控制径流总量和控制径流污染两种类型。控制径流污染的雨水花园对种植的植物,土壤层的配合比、砾石层的颗粒集配都有一定的要求。控制径流总量的雨水花园一般要充分考虑建设位置及与其他设施之间的关系共同发挥作用。雨水花园一般要求与建筑物距离在3m 以外且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小于2m[3] 。
        3.2 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是通过在广场、道路等处采用大孔隙结构层或排水渗透设施,使得地表雨水能够通过铺装结构就地滞留、下渗,从而控制地表径流、收集净化雨水。透水铺装能够消减径流流量,在一定时间段内降低雨水对排水管网带来的压力,降低雨水进入排水管网的速率,能够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透水铺装材料拥有较大的孔隙,通过孔隙内保留的水分,可以适当降低铺装场地的温度。
        透水铺装根据种类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根据透水铺装材料自身的透水能力划分,如透水沥青,一般透水砖等。一类是根据透水铺装的空间结构的透水能力划分,如碎石铺装、格宾网石笼,嵌草砖等。透水砖一般多用于城市公园人
行道,广场等位置,透水沥青一般多用于城市公园内的园路,嵌草砖一般都用于停车场、土方边坡等位置。
        3.3植草沟
        植草沟是一种具有植被和景观功能的地表排水沟,通过重力流运输、收集和排放地表径流雨水。植草沟不仅能够单独运输地表径流,同时也能够和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同时使用。植草沟根据形式可以分为转输型植草沟、干湿植草沟和湿式植草沟。草沟能有效截留雨水,促进土壤渗透。同时,它可以减缓雨水的流动,保持水土,减少径流,植草沟对污染物的运移和去除也有很好的作用。
        2.4  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指有一定的调节容量,能够调节和净化雨水的绿地的统称,包括渗透塘、调节塘、生物滞留设施等。狭义的下沉式绿地也称为下凹式绿地、地势绿地,是指低于周边道路或硬质铺装地面在20cm 以内的绿地,本节主要介绍狭义的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土壤的渗透性,地区的降雨量,场地地形以及植物的耐旱、耐淹的性能等因素共同确定绿地的下凹深度,下凹深度一般为10cm-20cm。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者暴雨时,下沉式绿地达到饱和,可通过溢流口将雨水排出,使雨水进入其他雨水设施,溢流口一般要高于绿地标高5cm-10cm。下沉式绿地在设计时应该考虑雨水的流速和流向,合理计算绿地及周边硬质铺装的坡度,道路的路缘石宜与周边的地面持平,如果路缘石高于地表,应该在路缘石上适当的设置缺口,保证雨水能够穿过路缘石流入下沉式绿地。
        结论
        海绵城市的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海绵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城市的现状及规划目标进行全盘考虑。城市公园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各种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位置及搭配进行正确地设计和计算。相信通过城市公园的不断建设,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邵妙馨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可持续利用的高校校园景观营造研究 [D]. 长安大学,2016.
        [2] 弓亚栋 . 建设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D]. 长安大学,2015.
        [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M]. 北京 :计划出版社,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