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悦云
百色市第二幼儿园龙旺分园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增强教育的趣味性,而壮族民间游戏活动在不断的文化传承中形成的独特的意义和内涵,对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幼儿园壮族民间游戏活动与教学的结合展开了探讨,通过相应的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探究,希望通过相关策略的提出能不断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壮族民间游戏 健康教育 策略 文化传承
引言
壮族民间游戏在不断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形式与内涵,并且这种取材简单,随意的游戏方式更能够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幼儿的体能,语言,行为进行训练和提升,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规则意识,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幼儿教学活动过程中民间游戏教学的应用成为幼儿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壮族民间游戏的定义
壮族民间游戏起源于壮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流行于成人和儿童之间的游戏娱乐活动,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壮族民间游戏主要可以分为竞技类,体育类,歌谣类等,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引入相应的壮族民间游戏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而且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发展。
二、壮族民间游戏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壮族民间游戏活动与幼儿教学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虽然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关于壮族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游戏与教学的结合不够深入
对于壮族民间游戏活动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这一游戏活动本身来说,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于幼儿的教学活动就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比如说壮族游戏活动大多具有一定的竞技性,更加适合于成人之间,并且运动量较大,而对于幼儿的游戏活动需要考虑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所以在针对很多游戏与教学活动的结合过程中不够深入,
很多游戏活动都无法很好的运用到幼儿的教学活动之中。比如在幼儿游戏教学活动中,结合壮族民间游戏活动进行的跳桌表演游戏,在这游戏进行时,可能需要幼儿对鸡,鸭等动物的动作进行模仿,在模仿时,幼儿需要有一定的功底,并且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翻滚倒立等动作,而这对幼儿本身来说存在的一定的难度,给民间游戏活动与教学的结合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无法真正体会到民间游戏活动更加深层次的含义。
2.可供参考的游戏活动较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活动方式的变化,大多数的壮族游戏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这就导致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可供选择的相应壮族民间游戏活动较少。比如说大多数的教师,都会选择比较耳熟能详的游戏活动来进行,比如像抛绣球,走板鞋等,游戏活动较为单一。而在另一方面,在壮族民间游戏与教育活动的融合过程中,通过壮族民间游戏与现有生活相结合的游戏的改编也较少,在传统游戏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中的,游戏创新也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大都是进行简单的重复传统的玩法的方式,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创新,在这种长期的教学引导过程中,如果只采用这种单一的民间游戏方式,幼儿会对这个游戏丧失学习兴趣,不能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探究,继承和发扬。
3.游戏材料单一
对于壮族民间游戏活动来说,它是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相结合的就地取材的一种游戏活动,而在现有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发展,相应的游戏材料的制作和选择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就导致在壮族民间游戏与教学活动结合的过程中,相关的游戏活动器材或者工具的投入使用较为单一,不能还原原有的游戏材料和场景,给壮族民间游戏活动的多样化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壮族民间游戏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相关策略
1.合理进行游戏选择和创新
对于壮族民间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结合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一方面在教师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在对民间游戏活动的选取时,可以结合幼儿游戏教学活动的具体现状合理的挑选适合幼儿进行的活动,在对游戏的原始素材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这些游戏是否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再进行合理的选择,准确掌握壮族民间游戏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适合的游戏活动的完成过程中感受壮族民间文化。
另一方面可以针对现有的传统的壮族民间游戏活动进行一定的改编,在与时代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突出壮族民间游戏活动独特的内涵,而且使它在在新时代更加具有新的形式与意义。在改编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原有壮族民间游戏的玩法,尽最大可能性的保留原有壮族民间游戏的特色,然后在幼儿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相应的游戏的改编。比如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游戏步骤,或者是将不同类型的游戏进行结合,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或者是在进行游戏时融入相应的童谣或歌曲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技能,提升审美和思维。
如在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抢花炮”的内容上增加了“赶小猪”“母鸡抱鸡窝” 等壮族民间游戏,使游戏内容更加丰的形式,保留壮族民间游戏的竞技性,锻炼幼儿的意志力与合作能力;在材料上,将原来装有火药的花炮改为适宜幼儿使用的纸制小球,保证幼儿的安全。这样符合中班幼儿的健康发展要求,既不影响幼儿的身体安全,又保留壮族民间特色的游戏,受到幼儿的喜爱。
2.搜集游戏素材
针对教师在游戏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游戏活动单一的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开展前可以进行相应的游戏素材的收集,不仅要对耳熟能详的壮族民间游戏活动有充分的把握,还需要对一些其他的游戏活动进行了解,使得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发挥其重要价值。而对于游戏素材的收集可以通过发动幼儿或者家长来进行,或者是通过相应的网络学习的方式在交流沟通经验的过程中,促进对壮族民间游戏与教学活动的融合,掌握更多的游戏素材,能够使这种游戏素材更好地运用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游戏素材收集后,还需要对这种民间游戏活动与教学的结合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创新,以满足不同时期幼儿的学习需求,并且可以通过为幼儿创造特定的游戏情境的方式促进游戏的进行和幼儿的身心发展。
3.丰富游戏材料种类
丰富的游戏材料总类是有序活动进行的关键,但是针对壮族民间游戏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过程中的民间游戏材料的制作和选取较为困难,所以在进行游戏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可以拓宽游戏材料的来源范围。比如说可以主动的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自身可能的合理范围内提供游戏材料,通过家校共同合作来促进有游戏活动的丰富性。而学校在对游戏材料的选取过程中,也可以与社会有关场所联系,选用一定性的游戏材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促进幼儿在这种传统游戏与教学活动的结合过程中,提高游戏体验与认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周围的游戏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中,促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结语
对于壮族民间游戏活动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以为一种更加趣味性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要重视传统民间游戏与教学的相结合,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的引导,不断促进对这种传统民间游戏活动的创新与发扬,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宏莉.学前儿童游戏[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5-23.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2-17.
[3]周小虎.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60.
[4]陈淑丽.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10):100.
[5]林艳.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救育研究,2019 (35):10.
[6]刘燕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救育研究,2019(32):21-22.
[7]吕淑金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