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及提升方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2期   作者:宋宁
[导读] 随着我国目前的发展程度的逐渐提高,用电量也不断增加
        宋宁
        蚌埠市计量测试研究所
        摘要:随着我国目前的发展程度的逐渐提高,用电量也不断增加,对于电力公司的工作效率与质量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其中就包括电力企业的电力计量相关方面的管理工作。首先,电力企业的电力计量工作是直接与用互相对接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可以直接体现出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等内容。其次,电力企业采取一套科学的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能够大大提高管理水平,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电力计量;准确性;提升方式
引言
        由于电力计量误差造成的影响比较严重,所以在改进之前必须在原因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解读,这样才能促使各类问题的解决取得更好的效果。电力计量误差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技术上的问题、设备上的问题,所以在改进的过程中应对电力计量误差的技术做出创新,在设备的功能上做出更好的改善。作为长期从事电能计量行业的从业者,我对本市国家电网公司相关业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特提出以下看法:
1影响电力计量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1.1电压、电流、温度变化
        电力计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电能计量仪表来完成,该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电压的影响、电流的影响、温度的影响。电压对电能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电子式的电能表在日常的应用方面比较常见,但是针对电能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加载在电能表当中的电压与外面的现实电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电压的不同变化情况,导致电能表当中的数据出现不同的变化,再加上电能计量的结构存在不准确的现象,直接造成了电力计量误差的问题。电流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同样是在电能表的测试过程中,电流的通过是必然的情况,电流的出现导致电能表的内部温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温度的变化情况下,直接促使电流、电压共同变化,这对于误差的形成基本上成为了必然的结果。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是永远都无法绕开电压、电流、温度变化影响的,因此一定要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对着3种必然存在的影响因素做出科学的解决,然后才能在电力计量误差的控制水平上进一步的优化。
        1.2不对称电压
        电能表的监测过程中发现电压不对称的问题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首先,电能表当中的附件表现出不一致的现象,即便是在同一个线路、同一个电压、同一个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电能表当中的附件也有可能造成不平衡的局面,这种问题的发生导致转动滑轮出现了特别大的变化,所以造成了电力计量误差的情况。其次,电能表当中的附件表现出一样的情况时,同样会造成不平衡的局面。电压表现出不对称的情况下,转动滑轮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绝对值方面表现出大不相同的现象,造成电力计量误差的长期存在。最后,当和电能表的统一线路的电压表现出不对称的问题后,转动滑轮的力矩和电压抑制的力矩会伴随着电压的变化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此时还是会造成电力计量误差的现象。
2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及提升方式
        2.1加强电力营销体系的健全
        现如今电力部门的电力计量检查工作不可能完全从传统的被动检查角度来完成,而是要按照主动出击的模式来开展。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针对每一个业务环节进行强化。例如国网公司的反窃电检查,就可以在营销大数据的技术上进行有效运用,促使电力营销系统的功能、营销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大数据环境的影响下,反向监测工作将会对传统的反窃电监测进行取代,由此不仅可以在市场的需要方面更好的适应,还可以将客户作为中心在营销模式上不断的匹配。

大数据在电力计量检查中的应用,在于按照主动检查、主动核对的方式来完成,不仅可以在原始数据上充分的掌握,还能够在电力计量检查的效率上、准确度方面得到更好的进步,这对于各个地方的电力系统稳定取得了更多的保障。
        2.2标准化管理
        第一,首先想要降低电力计量的误差,需要采取计量设备的标准化。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要落实偏远落后地区的计量设备标准化,对于老旧电表和不符合规范的用电表要及时更换,对于电力计量设备的标准化更新,能够推动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的实施。
        第二,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标准化电力计量操作规范和监督管理措施来进行对于电力计量过程中的工作人员的操作加强规范性。对于上述提到的外界环境,尤其是温度对用电表工作的影响,在气候较为恶劣的地区,需要采取用电表的标准化防护措施,保障用电表在冬季严寒或夏季酷暑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准确工作。
        第三,除上述标准化策略以外,还需对电力计量中所运用到的检验工具进行标准化管理在电力测量的工作前期中期和结束后都需对检验工具进行标准化管理,确保电力计量工作的精确性降低误差。同时,还需要推动先进电力测量技术的开发和投入使用,立足于电力企业各部门的现实情况,推动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统筹工作,尽量发展更多的先进技术,运用到电力测量工作中。
        2.3优化配置
        针对电力计量误差的改进要求在装置内部的配置方面更好的优化。所有的计量装置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的状态,而且伴随电力技术的变化、电力运行理念的革新,配置的优化是必然的操作手段,越是优秀的配置越是能够在电力计量误差的解决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二次回路造成的误差,在电能表中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合理选择进行补偿,从而在整体上降低误差的指数。误差指数的降低,与各种计量装置的优化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电能表、互感器之间只有在型号、性能上更加匹配,每一个元件的质量都有保证,才能使电能表的整体效果达标。即通过采用电压误差补偿装置,对于一些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负荷导纳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形,可通过采用电压误差补偿器,补偿二次导线电压引起的比差和角差来减小计量误差。
        2.4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计量装置监测和异常处理方面的应用
        在电力营销计量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通常会涉及到计量装置监测和异常处理方面的内容,可以为所有终端提供可靠的报警装置。并且,将该系统应用到工作中,也能对通信异常问题进行合理处理,快速解决数据异常的问题。同时,针对通讯数据数量较少或者不健全等现象,可以在第一时间报警。所以,合理采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对电力企业电能电量的数据采集有很大益处,能够提升数据采集的精准性,确保通讯可以处于稳定状态。此外,这一系统还可以借助计量装置远程监测功能,在全网覆盖的基础上,远程监测用电情况,保证在充分节省能源资源的同时,也能促进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综合提高。
结束语
        现如今的电力计量误差范围非常小,几乎达到了忽略不计的效果。但是,电力计量误差的存在还是意味着计量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即便是影响非常小,但是却不能忽略这种影响,而是要由此作为依据针对计量技术、计量设备不断的创新,坚持在电力计量误差的范围上最大限度的降低,不仅要对百姓负责,同时也要对国家负责,电力技术的创新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一定要对此做出更好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邹瀚鑫.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与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6):231.
        [2]赵罡,王炎,杨海波,史艳姝.供电企业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7):396.
        [3]费雪丽.供电企业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2):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