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身份证号:37140219831017****山东省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253000
摘要:交通系统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公路的建设带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方便着广大居民的出行。为提升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除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加强每道工序质量管理外,还需按要求试验检测,以获取详细的数据指标,了解施工材料性能和工程质量,也为公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作为试验检测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学习,把握试验检测要点,获取准确的数据资料,严格按要求操作,促进路基试验检测水平提升。
关键词:公路路基工程;试验检测方法;特点
引言
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公路工程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公路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路基试验检测,能够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与交通工程的质量评估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后续工程的使用情况也会以此为标准。
1路基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意义
作为公路管理部门应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为主要的工作目标,而想要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管控,就必须强化公路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环节,应以特定工程或是试验检测工程为基础,将检测结果作为主要的公路路基工程建设效果的参考数据,从而达到快速判断工程质量是否与现代化公路建设标准相吻合的目的。公路工程质量管控决定了整体工程的应用效果与使用寿命,其同样也是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评级的重要环节,因此作为公路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对路基工程试验检测环节的重视。
2公路路基工程试验检测方法
2.1膨胀量测量
根据颗粒粒径选择合适的试筒,将试筒置于底板上,并按顺序依次放置垫块、滤纸和套环。为使试件达到最大干密度,需确定击实方法和击实次数。将土样放置在金属盘内,采用四分法对其进行筛分,以最佳含水量为标准,向试样上喷洒之前计算好的用水量,以确保试样含水量保持在±2%左右。当土质较特殊时,如水泥稳定土,需将土浸湿后添加水泥进行搅拌,以最佳含水量为标准对细粒土的含水量进行控制,为防止水分蒸发,将试验用试样装入密封的塑料袋中。最后,将准备好的试料倒入试筒内,表面初整平后进行击实,第一层击实后需要对其击实高度进行检验,不合格应及时进行调整,以便对后面两层进行击实,并将试样层面进行“拉毛”。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每层试样的击实试验。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宜高出筒高10mm。满足规范要求后取下套环和垫块,对试筒表面进行修整,记录试件和试筒总质量。若对素土进行检测,同时为保证试件顶面压力和结构层压力保持一致,可以设置多孔板以便施加5.0kg的荷载。为测量试件泡水后的膨胀量,将试件试筒和多孔板一起置于水槽中(先不放水),拉紧模具并安放百分表,读取表中数据。当水浸入到试件顶部25mm时停止注水,浸水96h后读取百分表数据,计算膨胀量。最后将试件从水槽中取出,将表面水擦拭干净后放置15min,卸除多孔板、底板和滤纸后称取试样质量,计算试样密度和湿度变化。
2.2探地雷法
该种测量方法又被称之为路基密实度检测法,将其应用至具有复杂特征的地形检测环节具有极为突出的应用优势,能够帮助获得最佳的数据检测结果。以高填方路堤为例,由于其所需求的路基深度较大,若选择应用常规检测方法将无法得出准确的计算数据。该种方法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无论是对于铁路路基还是公路路基,由于其特殊的应用流程使得其可以在不破坏整体结构的情况下进行质量检测;第二是有效深度与实际的路基深度测量要求相符;第三是由于该种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能够以电磁波的传达发射程度为依据,对路基的具体深度进行判断。一旦有某一段的波组出现紊乱现象,既能够帮助探测到抛物线的形态特征。导致出现该类型的异常原因主要是由于出现了回填不严实或出现了结构空洞现象。
2.3动力触探试验的技术要点
首先,对公路进行检测时,可以使用轻型动力触探仪,以此来明确不适合的土壤范围或者深度,可以通过现场取样的方式对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进行检测,并且以此为标准判断是否属于软土地基,如果灌入深度对应的锤击数不小于不适用土锤基数标准时,那么就说明灌入深度不适合土的深度。其次,将触探仪放在侧点时,在自重的影响下探杆会灌入一定的深度,将该深度作为起始深度使用尺进行测量后进行记录,随后落锤提升至规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每灌入一米后,转动探杆这样能够保持探杆始终处于垂直状态,还能够有效降低测阻力。最后,使用断面控制的方式对动力触探点位进行确定时,当断面间距为10米时,测量的点数不能够少于三个,可以按照左中右进行布置,而且每个测点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致。
2.4环刀法
环刀法检测技术,主要针对公路施工中的细粒土路基,使用括环刀、击实锤及环盖、定向筒等设备。试验操作中,提前将路基材料准备好,随后展开压实度试验的击实环节,待计算出最大干密度以及含水量之后,及时进行环刀取样。取样期间,注意必须将环刀清洗干净,随后对环刀质量进行称取,称取的精确度需要控制到0.1 g,记录好相关数据,随后将路基压实度试验区域清扫干净,特别是表面浮动位置处理好。待环刀打下,测量取土深度,以此避免打下过程中影响到下层位置。按照环刀、环盖使用要求,将其以此放入至定向筒,测量与地面的距离,保证垂直状态。环刀必须插入至压实层,所以需要应用取土器落锤进行击打压实,待环刀进入压实层后,及时将两端的余土清除,平整修复后,将环刀取出,环刀壁清理完毕,及时称取并且计算质量,待环刀烘干处理后再次称取,以此确定含水量。结合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最终确定压实度。
2.5压实度检测的技术要点
公路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是现场检测的关键内容。具体的检测要点如下,首先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是土质路基,对这一类型的路基进行压实度检测时,通常会使用核子密度仪检测法或者灌砂法,根据相关检测标准的规定,对于上下路床区域的土质路基必须使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的检测,而填石路基的压实度可以使用沉降差进行观测。其次,使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之前需要对灌砂筒下部的圆锥体内沙质量以及单位面积进行明确,如果重复使用量砂,还需要进行重复的晾晒,每次更换量砂时需要进行重新标定。使用核子密度仪进行检测之前需要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对其性能进行检测,确保一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2.6落锤频谱式快速测定仪法
对于公路路基压实度试验检测来讲,科学的检测方法是压实度检测准确性的保证。落锤频谱式快速测定仪检测方法,是当前应用较为频繁的方法之一。实际应用中主要涉及到土体、落锤等因素,通过落锤期间对公路路基土体所造成的冲击,掌握对应出现的反弹力,以此作为公路路基压实度检测依据,及时检测公路路基区域土体含水量,从而计算出公路路基压实度。公路路基压实度试验检测中,此方法的应用,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在试验检测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且保证锤真正做到自由下落,以此对公路路面所造成的冲击以及后续计算最准确。并且落锤期间,地面、锤接触瞬间会产生巨大的反弹力,该反弹力直接关系到公路路基压实度测量,反弹力越小,路基压实度越低,达不到公路路基施工标准。
2.7地基系数检测法
路基的承担载荷量具有一定的限度范围,若有超出这一范围的外来力量作用于路基将极有可能出现结构形变。若形变稍微严重一些,行车舒适度都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行车安全。现阶段仅仅应用针对路基表层的压实度等物理指标将无法对其变形量有一个全面的突显与衡量,但却可以通过在其中融入其他检测测量方法的方式,也就是利用地基系数反映出具体的形变量值。地基系数属于抗力指标的一种,应用该数值的最明显特点就是能够对路基的刚度与承受能力进行更为直观的表现,且能够突显出其物理应用意义,针对性极强。用于地基系数测试的检测装置,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也就是测量系统与加载系统。而所应用的加载系统又包含了千斤顶、油管以及荷载板等,各司其职的应用状态使得地基系数的检测方法的应用优势被充分发挥。
3公路路基工程各类试验检测方法的特点
3.1灌砂法特点
该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主要通过颗粒砂对试洞的体积进行置换,尤其是针对各类土层材料或土壤密度时,能够获得具有较高准确性的路基空隙率,应用的方法也较为简单。但由于需要的配套设施较多,再加上携带砂的量较多使得需要进行称量的细节部分无法被准确把握,极大的影响了最终所获得的数据结果。
3.2探地雷法特点
该种方法虽然能够对路基的密实度进行检测,但所获得的数据结果却无法保证压实质量控制数据的应用准确性,只能对其所表现出的疏密程度进行大致描述。而所对应的控制指标通常也无法检测出来,只能进行后续的数值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公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应强化公路路基试验检测工作,保障公路整体质量。项目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试验检测机制,强化检查力度,科学提升试验检测频率,积极引进先进试验检测技术与设备,提高公路试验检测水平。
参考文献
[1]龚贤荣.高原山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四川建材,2019,4502:41+44.
[2]杨恬.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影响因素探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06:76-78+44.
[3]宋文涛.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原则及方法[J].交通世界,2019,17:52-53.
[4]向峻昌.强化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提高公路工程质量[J].价值工程,2017,363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