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娟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新店乡中心学校,云南 文山 6632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对教育也提出了改革的新要求,教育部强调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初中生物教师要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科学信息的本领,要让学生亲历生物知识的生成全过程,通过提出、分析、问题解决,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提高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以及学生的素质,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师发展都有意义。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探究能力;策略
前言: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是中国今后初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初中阶段的学生第一次接触生物知识,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要牢固掌握基础生物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要重视生物知识的学习,在生物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规划,教师要在生物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生物课堂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意义重大,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能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学习夯实基础,能够提高他们对于生物课的学习兴趣。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学生获取知识途径,要么直接获得,要么间接获得。直接获得就是学生亲自进行体验探索,从而获得知识和提高技能;间接获得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述,学生通过记笔记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内容来源于课本知识,与实践无关或与实践的联系较少。在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间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如何讲、学生就如何听,教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进行独立思考,不进行探索,获得的知识僵化固定,在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时候难度较大。学校和教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体系上有一些不足,只有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够知道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效果如何,从而提出改进措施,但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评价体系,以结果为导向,只注重考试成绩,不注重过程研究和评价,因此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不大。
二、在初中生物课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1. 以学生为中心,铺垫好培养探究能力的基础
在以往的传统生物教学模式中,学生探究的机会比较少,学习难度上升以后,学生的探究想法会逐渐减少,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参与度,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发现自身的能力并加以提高。以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13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这节课为例。生物学教学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问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对自身具体的运行情况是否会发生一些疑问。例如,为什么人的心跳会在剧烈运动之后加快、血液流速也会增加;又如,有没有考虑过自身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等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提高了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适时的引入生物知识来做解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如测量血压和测量心率等等,这种教学方式生动形象,学生们能够结合各自的身体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对生物学抽象的理论知识能够有了更好了解,提高了学生们进一步探究相关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2. 生活实验的设计生活实际为基础
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只有和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理论知识,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理论。初中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对抽象的生物知识比较反感,因此在做实验的时候要避免进行抽象的生物实验,要多进行具象的生物实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验,让学生们在一种贴近现实、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动手能力。以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第1节植物种子的萌发为例。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为学生们选择比较贴近他们生活现实的种子,然后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种植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做好温度、湿度和生长状态的记录,例如黄瓜和豆角等我们比较常用的蔬菜,让学生观察这些常用的植物,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他们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3. 科学进行教学评价,保持学生们的探究兴趣
学生在自主完成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可能通过艰苦的努力,却获得了极其错误的答案,教师在这个时候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鼓励性评价,不要对学生进行打击,要多方引导、调整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其完善知识体系,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以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和层次第3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3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为例,教师可以规划学习小组,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之间会吸收互相之间的想法,得到有益的提示,同学之间共同进步。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对错误的进行合理的引导,指出错误,并对对正确的解法进行适当的表扬,从而导致错过的学生积极向好的学生看齐,增强自己的探究能力,从而带动班级的整体进步。
结束语
通过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也能够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人物,教师探究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高与低,教师探究能力太弱会影响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探究能力不愿言究、不知道如何研究、很少研究。灌输式教学方法是生物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习惯于自己课堂上讲、学生记笔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心不够,导致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
参考文献
[1]田莉.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73.
[2]苏艺君.刍议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9(56):177.
[3]高磊,徐秀娟.在初中生物融入式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科幻画报,2019(02):152+154.
[4]徐红梅.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9(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