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贵荣 刘冬丽 沈君 任渝燕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西双版纳 666100
摘 要:为推动思想政政治理论课建设,开展教学改革,笔者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采用团队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团队合作学习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关键词:团队合作;高职;思政课;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已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特别是处于高等教育系统底层的高职学校,录取分数较低、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高、进取的精神不足、缺乏自信心,主动性、自主性不强,自制力薄弱、养成教育欠缺,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文化基础较差,但同时学生的思想更为活跃、爱表现自己、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强较强。团队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指导团队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运用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完善学生人格。因此在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中运用团队合作学习模式显得非常必要。
1.团队合作学习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1.1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团队合作学习是以团队总分为团队成员的最终分数,个人的表现和集体的荣誉息息相关。集体的发展包含每个人利益的增加,而集体中每个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样有利于集体利益的扩大。在团队合作学习中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学习,学生有很强的归属感。由于自己的参与让团队加分后,自我得到肯定,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每个成员都觉得有责任为集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由于迟到、旷课等行为让团队失去了分数,学生就会感到羞愧,而不再迟到、旷课。不良行为在这种教学形式中得到不断的修正和调整。参与团队合作学习的班级学生迟到、旷课人数明显减少。在走访学生时学生表示在以前迟到是个人的事,现在关系到团队荣誉,团队每个成员都有义务维护集体利益。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思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集体主义教育贯穿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样的思政课教学形式把立德树人做到了实处。
1.2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高职学生厌学情况较普遍,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上独立性、自主性、探究性均低于普通大学生。人人都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团队合作学习中学生被同学、老师认可和赞扬,受到别人的尊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团队合作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高职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上课思想不集中。团队合作学习更能够让学生专注于课堂,同时复习提问、新知识问答等教学环节迫使学生必须要通过预习、复习才能回答问题、为团队加分,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逐渐养成了预习、复习、上课认真听讲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职的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利于良好品行的形成,有利于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有利于提高国家整体素质。
2.团队合作学习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2.1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你有多么博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让学生学到多少;你讲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运用多少;你有多少崇拜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让学生改变多少;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学生心中的一团火。”思政课教师要有良好的学科知识,熟悉学科相关的理论,历史及其发展前沿,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教案或教学活动,创新教学形式,点燃学生心中的一团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
2.2科学组建学习团队
学习团队以6至8人为一组,男女搭配。教师按学生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的互补性来组建学习团队,这样既使学生们优势互补,又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多更广的思维碰撞,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
在团队合作学习中这种分组方法效果显著,但在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学对象为大一新生,这就需要教师提前获取学生信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
2.3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团队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主动参加教学活动。只有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当你参与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2.4正确运用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失。在团队合作学习中通过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强化,教师可以修正学生的行为方式,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刻苦学习,促进其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3团队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3.1合理分配团队成员
在团队合作学习中学习团队的分配组合非常重要,这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抽签或自由组合的方式成立的团队,各组的实力可能相差很大,由于差距大,落后的小级没有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思政课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分配团队成员。
3.2有效把控教学时间
在团队合作学习中各团队成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团队在规定的时间不能完成任务,影响教学进程。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应及时跟进学生讨论情况,必要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3.3恰当使用奖惩手段
强化理论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成长过程需要奖励,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都很重要,教师应两方面一起抓。适度的惩罚可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应注意使用的方式和把握惩罚的度,使用不当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所以教师应谨慎使用惩罚。
总之,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也是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关键,“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只有不断改革创新的课堂才有生命力和活力。每位思政课教师都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新时代条件下授课的新模式,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把思政课上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思政课真正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好高校“第一课”作用。
参考文献:
[1]孟龙 闫晓前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管理策略?[J] 考试周刊.2017年第52期
[2]温可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管理策略[J] 《青年时代》2018年第02期
[3]黄美妮 陈曦 如何利用团队合作提高学习效率[J] 《学园》 2013第34期
[4]芭安·何吉海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 《长江丛刊》 2019第12期
[5]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求是》 2020年第17期
[6]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基金项目: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ZYJT1708)
作者简介:
苏贵荣,副教授,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刘冬丽,讲师,硕士研究生,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沈 君,讲师,硕士研究生,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任渝燕,讲师,硕士研究生,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