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锋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卫生学校 湖北省 武汉市 430400
摘要:在卫生类的中职学校里药理课程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针对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有了全新的调整,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培育,从而让其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并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下面,主要就心理教育的渗透意义和具体的渗透路径进行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药理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前言:
在新课改的育人环境下,关于药理课的教学,中职院校提出了全新的目标导向。在全面开展药理课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践行心理健康的育人思想和理念,对具体的教育观念进行明确,将专业课与心理健康知识相结合,构建综合性的育人体系,从而让学生在参与专业课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有效地内化基础的课程知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让其在药理专业领域实现专业化发展。
一、中职药理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意义分析
在卫生类中职学校教学领域,药理课程是比较重要的课程,同时在人才素质培育方面具有严格要求。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在进行专业人才培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同时也要从身心健康培育方面加强教育执行力度,从而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其能够以端正的态度对待专业课程,并以积极的心理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和探索当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让其能够对专业的探索和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较强的动力。在确定心理健康的育人功能和价值之后,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授课模式,以保证教育活动更加的规范、合理,促进中职生在药理专业实现深入的发展。
二、中职药理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路径分析
(一)拉近师生关系,树立心理健康榜样
在药理课程的授课领域,教师需要明确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想办法拉近师生关系[1]。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对教师更加的认可,并在此基础上认可教师所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共同完成相关的课程学习任务。首先,在针对药理专业课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践行以生为本的思想观念,要认识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在教学规划与组织的过程中,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搜集趣味的专业课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有效整合,将市场环境中的药理专业知识有效地培养和渗透给学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专业精神, 提高综合的学习品质。同时,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互动,就常识性的药理知识进行探讨,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其能够形成良好的药理思维。
(二)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在药理课程课教学与实施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思想目标,在此基础上规范开展德育活动,从而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加强其在学习思想和态度上的引领,促使其在德育氛围引导下端正学习意识,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参与到专业课的深入探索当中。在德育目标的导向下,教师需要有针对性搜集丰富的文化素材[2]。利用网络平台或者通过生活实践调研等多种方式,搜集药理知识,就药理相关知识的科学发现,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素材,与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构建更加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例如,针对青霉素的日常运用表现以及药理作用进行资源整合,让学生对基础的药理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结合学生心理,提供心理健康的形成条件
在药理课程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专业课的特点,为规避理论性灌输和讲授而给学生的兴趣所造成的阻碍,教师需要从学生心理诉求出发,在具体的授课环境上进行合理优化。通过创新多种教法,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并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之间针对基础的药理知识进行有效的探索和互动,强化学生的药理思维,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例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有效借助现代化载体,对具体的育人环境进行优化处理。加强多媒体载体的开学运用,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将现实生活中的药理知识案例进行直观呈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发散,进行深入的探索,以强化学生的兴趣意识。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设置合作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对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探究,可以设置融合任务驱动的授课模式,结合教学重点设置任务,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配合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药理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掌握,也能够让学生在团队配合的环境下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此外,在组织学生学习药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情感激励的深入落实,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和鼓励,让其产生学习上的动力。
(四)强化心理素质训练,提高积极性学习心理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教师需要加强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有效开展[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和接受多元化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积极性的学习心理,并在今后的专业课学习领域,自主规范自身的学习态度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比如说,教师可以践行以赛促学的思想观念,根据学生的专业素质建设需求设置趣味的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散自身的思维,回顾和整理所学的药理知识,让学生在竞赛的环境下形成良好的争先意识,提高学生对药理知识深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实践环境利用药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让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
结论:
依前所述,在卫生类中职教育领域,药理课程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调整和转变育人思想,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 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进行调整。在组织育人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想办法拉近师生关系,落实德育教育,构建优质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让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专业课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单珊.试论如何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35.
[2]张渊.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1):156-158.
[3]刘秀兰.浅析如何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