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伦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 四川 绵阳 621101
摘要:在目前的高中地理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多维度的了解知识内容,将地理知识进行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使地理思维的发展和知识内容的整合。而在培养教学中需要解决学生思维单一性、学习过程理论化、综合性地理知识的问题,使学生可以在有效的自主性学习过程中,获得地理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前言:
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有全面的知识理解,形成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数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都是单一性的理解记忆,没有多维度的整合,这就造成综合思维无法得到形成,会影响地理成绩。对于此,教师需要从综合思维在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和知识体系中的表现来设计培养策略,以使素养培养获得实效性,也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促进综合思维素养的发展。
一、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概述
综合思维素养是地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知识学习、应用解题,是综合性分析地理知识的思维结构。高中地理知识在内容上逐渐从简单的地理介绍,变成综合性作用的分析,多元地理因素和要素组成知识内容。所以要学好地理知识,掌握综合思维是必要的教学工作。其中要注意综合思维是分析下的多元综合,而不是多种思维的组合[1]。所以在教学中的培养要注重实践,分析高中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使学生的综合思维随着知识学习得到养成和提升。
二、高中地理教学培养综合思维素养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不是简单的培养学习方法,需要教学与学习的整合,从地理知识的多维度做引导,以此才能保证素养培养的效果。因此,在培养教学中要解决学生思维单一性、学习过程理论化、学习内容综合性的问题。
(一)学习思维的单一性
单一性的学习思维是灌输式教学下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做内容讲解,让学生做记忆,所以知识学习过程中也就呈现出思维单一性理解的问题,都是依据教师的讲解在做学习,其地理知识的获取中没有分析,也没有综合理解,综合思维素养培养也就无法得到实现。教学中要解决这种学习情况,让学习思维变得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地理知识内容,从而了解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就会有综合思维的养成。
(二)学习过程的理论化
高中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过程有理论化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理解倾向概念归纳,将所有的知识点做堆积,而不是从影响因素,相关联系做分析。所以学习过程中的思维也就呈现出理论化的接受,而不是推理性的分析[2]。因此,在综合思维的培养教学中要解决这个问题,以让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针对知识的结构和概念做多元探究,以此就能实现综合思维的有效培养。
(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
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带有综合性,这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综合性的认识,所以需要教学改进,从学生的认知为出发点,让其做综合性的学习,通过知识体系的建立实现综合思维的培养。地理知识综合性的教学解决办法要注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抓住综合思维在知识中的体现,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高中地理教学培养综合思维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进行地理教学内容整合
综合思维素养的养成要有综合性和联系性的思考,这是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培养策略上要进行地理教学内容的整合,为综合思维学习提供平台。首先要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做引导性的设计,让思维形成初步的综合意识[3]。比如在《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中,就以地域的天气、气候、地形、水文、人文等做综合性的介绍,让学生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可以针对农业区选择做综合性的思考,并加建立综合性的概念理解。其次要从人地协调观做地理知识学习的综合性引导,培养综合思维学习和解题的习惯。比如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中,就以中国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发展对比来分析人地协调观,探索自然地理和人文要素的关系,开展综合性的思维探索,可以让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有综合思维结构的建立。最后要从时空综合角度开展地理的形成和发展讨论,强化理解认识,也让综合思维与地理知识结合。比如在《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中,就应从不同时空下社会发展与地理知识的关系做分析,讨论能源资源的定义改变和开发中的地理知识运用。通过对地理教学内容和整合,能够让学生的综合思维变成学习的方法,推动自主学习的完成,建立核心素养。
(二)开展地理多元能力培养
在综合思维的素养培养要注意多元能力的培养,以能力推动学习中的多元思考,可以达成综合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需要优化地图教学,让学生去读图、解图、制图,促进地理知识的应用整合,并在过程中以实践培养综合思维素养。比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中,就以地图读取和标识为方法,使学生对气候、水资源、地形做整合性的分析,推动课程知识的理解认识,也让多元能力得要锻炼,在多元知识应用中形成综合思维。
(三)构建地理知识网络体系
综合思维素养在学生的地理认知角度是地理知识网络体系的表现和应用,教师在培养策略上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做地理知识的整合,让地理认知形成一个综合思维的模式。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知识的归纳和延伸,让学习过程中有综合思维和知识体系的结合,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也让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得到地理核心素养所有方面的成长。
结论:
总而言之,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让高中生的地理知识有了更为系统化的认识,可以培养地理学习和应用的综合能力,也能促进地理素养的全面发展。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建立综合思维的条件,重新构建教学的流程和结构,以此推动自主性的学习理解,以知识内容学习、多元能力培养和综合知识体系为策略,保证综合思维培养的效果。但是,在教学方式上要秉持生本理念,多让学生自主挖掘和思想延伸,让综合思维得到实践性的形成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史香君.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J].安徽教育科研,2020(22):34-35.
[2]俞梅英.问题式教学助力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提升[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2-3.
[3]邹凯.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培养途径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0(3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