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与沟通技巧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1期   作者:肖露
[导读]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校内监护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教育等各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肖露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渭水学校,四川  成都  610505
        摘要: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校内监护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教育等各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面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如何进行有效且及时的管理与沟通便成为了班主任无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初中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如何采取适当的管理艺术以及沟通技巧等问题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艺术;沟通技巧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迈入青春期的懵懂时期,普遍存在叛逆、迷茫、半成熟的特质,这些特质的存在往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伪成人心理,渴望独立解决所有问题。然而初中生受到知识以及能力的限制,对事物的见解往往存在片面性,由此,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与沟通便成了一个难题。班主任需要将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多用建议式的语气而不是命令式的语气,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尊重感。
        一、初中生的特质
        (一)自我意识强烈
        初中学生褪去了小学时期的稚嫩,逐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然而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往往会使学生的行为脱离教师或者家长的掌控,向错误的方向发展,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联合家长在维护学生自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朝正确的道路成长。
        (二)独立意识强烈
        初中学生初踏入青春期,极易产生伪成人的心理,即渴望成为成人的想法与学生自身具有的能力不一致的状况。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往往不愿听从他人的意见,更愿意独立完成每一件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是教师的一项教学目标,然而,学生的伪成人心理往往使其无法正确做出每一个决定,教师需要以一个更合适的方式给出建议,引导而不是干预学生解决各项问题。
        (三)探索意识强烈
        叛逆的学生往往具有一个特质,越是受到阻止的事情越是想要尝试,这就是学生的探索意识。班主任在帮助学生明确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不可做的同时,可以将学生的探索意识转移到学习或者兴趣爱好的发掘上,将学生的短板转化为学生的长板,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1]。
        二、初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全面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因材施教”,同样,在学生管理中也有根据学生不同现状改进管理、沟通方式的说法。多数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误解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全面,无法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由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的管理或者学生的沟通工作时,要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师与家长沟通较少
        在校看老师,在家看父母,父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了解学生的存在。那么,通过与父母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可以说是最直接的方式。然而,由于教师的疏忽或者家长时间的缺乏,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少的状态。


        (三)教师与学生相处模式不恰当
        初中的学生往往有着叛逆的特性,缺乏耐心的教师就会采取命令式或者强制式的方式来面对学生,最后起到完全相反的教学效果。对此,班主任如何将自己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与学生进行沟通相处便显得尤为重要。
        三、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与沟通技巧
        (一)充分关爱与尊重学生
        班主任在校内所充当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角色,还是学生的第二位家长,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对学生有最基本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相处模式。这样,班主任才能够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其良师益友。初中时期的学生由于存在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往往不愿教师以及家长对自己的事情进行插手。那么,班主任需要将自己放置于和学生一样平等的关系下,用朋友而不是教师的身份与学生相处,这种状态下,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班主任也更容易了解到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2]。同样的,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采取强硬的措施是不明智的,班主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行进行班级的管理来间接的采取管理措施,在面对个别学生所遇见的问题时,多采用建议的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又可以充分给予学生被尊重的感觉。
        (二)多采用鼓励式教学
        鼓励式教学所指的是在一种愉悦、放松的氛围下,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方式。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并给予肯定。以美国心理学家针对老鼠所做的实验为例,训练者对老鼠的不同评价将同样的老鼠训练出了不同的结果,这就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班主任需要在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的同时,鼓励或者赞扬学生正确的观点,从而养成学生不怕犯错的习惯,积极面对困难而不是逃避困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班主任需要能够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带着愉快、自信的心理去解决问题,从而起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三)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沟通的加强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充分,更易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例如,通过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可以了解到某位学生经常在家帮助父母做家务,能够及时的完成每日的作业,是一位有责任心并且成绩优异的学生。那么,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可以将这位同学任职为班长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第二,加强沟通可以联合家长进行学生的管理沟通的工作,仅仅在校内对学生进行管理是不够的,在校外学生同样需要家长进行管理与沟通。那么,家长与班主任就需要通过沟通制定一个最适合学生的管理模式,例如,面对处于高压环境下的初三学生,班主任可以联合家长定期举行一些可以放松学生心情的活动,劳逸结合进行教学;面对处于迷茫期的初一学生,班主任可以联合家长开展一些小讲堂的活动,解决学生内心的困惑[3]。
        四、结束语
        无论是在学生的管理上,还是与学生在日常的沟通过程当中,班主任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用更委婉但更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的不当做法给予纠正。面对处于叛逆期的学生,前期可以先和学生建立“朋友”的关系,在对学生的想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与看法。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每个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做法是否会对学生有着不好的影响,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做出不同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整个班级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周艳.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与沟通技巧之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8,000(001):214.
[2]韩志强.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与沟通技巧之研究[J].名师在线,2017,000(021):P.90-91.
[3]邓晓英,彭世高.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与沟通技巧之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00(034):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