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面管教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1期   作者:魏雅琳
[导读] 正面管教是从美国发展而来的,在中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魏雅琳
        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正面管教是从美国发展而来的,在中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正面管教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问题的解决,以团结合作为前提,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本文着重分析了正面管教的工具以及正面管教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关键词:正面管教;中职教学管理;应用
        根据调查显示,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如果一直采用命令的方法,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出现叛逆的行为。教师教学压力会非常大,学生会越来越叛逆,师生距离会越来越远,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正面管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管理方法,它虽然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但是却受到了我国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并且被频繁应用与中职教学管理中。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正面管教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作用还是教师的一项艰巨性任务。教师可以从共情、积极暂停、启发式提问、用鼓励激励学生自信等途径推动正面管教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一、中职学生的特征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学习不好才到学校就读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心理惯性:我成绩不好,以后在社会中也不会有很大的成就,所以是不重要的;我是个问题学生,经常让教师和家长感到无奈;我考不上任何大学。在行为上,中职院校的学生容易出现叛逆行为,甚至会过激反抗教师和同学,比如和教授顶嘴,和同学约架,上课时间外出玩耍等。但是他们也希望得到认同,渴望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虽然他们过早就接触了社会,但是他们不知道怎样与他人交往,遇到突发状况也不知道怎样处理,存在较大的社交障碍。
二、以往管教方法与正面管教的不同
        在以往的管理中,教师都是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来管理学生,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更好地生活。但是这种管理方法是一种从属的管理方法,教师在管理中占据着权威性的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渐渐成为了听话的“机器”,甚至为了避免教师的惩罚,会选择讨好教师,甚至为了受到学生的认可掩盖自己的独特性,因为害怕某些事情也会减少对事情的尝试与挑战;部分学生出现叛逆行为,当教师和家长惩罚他们时,他们会出现不尊重教师的行为与姿态。出现上述行为的学生都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也没有良好的生活技能,更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面管教出现在了教师和家长面前,成为了他们管理学生的办法,它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中,并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家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能动性。在解决学生的问题时,学生多提供意见,并发挥主动性,主动帮助教师和家长对自己不良的行为进行改变,不是以往的被动管理者。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教师变得非常温和坚定,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让学生变得更加自律,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合作,提升生活技能,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
三、正面管教工具的应用
(一)共情
        共情是心理学术用语,又叫同情,能够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及心理状态。当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立即否定学生的行为,而是应该用共情与学生形成共鸣。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是需要桥梁的,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桥梁,教师应该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推动中职院校管理的成功。在桥梁的搭建下,教师主动关怀学生,让学生受到尊重与爱,他们会从班级与教师那里得到归属感,并用自己的爱与关怀回报教师和同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中,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不再走小差,他们会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体,并主动为班级中的问题出现献策,为班级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班级管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积极暂停
        在教学中,教师会与学生出现一些小摩擦,这是不能避免的,那么教师与学生出现小摩擦时应该怎样处理呢?在以往的管理中,教师要及时处理与学生之间的摩擦。

但是在正面管理下,教师不要立即处理这些突发事件,可以采用积极暂停的方法,让自己与学生冷静思考自己的问题。积极暂停能够让学生思考到教师惩罚自己不是真正厌恶自己,而是为了让自己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更好,当学生成长后,以前的那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问题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双方就要面对面冷静处理问题,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避免小摩擦造成大问题出现。人们生气时是不容易冷静的时候,积极暂停是一种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式提问不同于以往直接命令的方法,而是锻炼学生的思考技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式提问的基础是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对管理自己的行为出言献策。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命令学生怎样做,学生就会反抗学生,不会信任与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的距离就会很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要抽象提问,应该用具体的方法,这样学生才会用清晰的学习思路回答学生,并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通过思考,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思考问题的后果,保证下次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四)用鼓励激励学生自信
        正面管教是由简尼尔森提出的,他主张在管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都是因为没有受到鼓励。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理论下,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可以了。因此,教师在管理中经常用命令的行为管理学生,学生相当于“机器”被动接受教师的管理。有效的管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发自真心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体,学生不仅能够在发生突发事件后保持冷静,还能面对失败,在生活和学习中有自信,让学生有良好的生活姿态。
        鼓励虽然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教师在管理中不能过度使用鼓励,这样会让学生依赖鼓励,并养成讨好型人格,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没有清楚的认知,也不利于学生的持续性发展。鼓励是要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势,并不断加强自身优势,树立自信意识。惩罚是在应试教育理论下的一种管理方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纠正他们的不足,但是惩罚只会让学生反抗,学生的问题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水平非常低,没有充足的学习积极性,经常出现反抗教师的行为,并且他们自认为自己是不优秀的,也没有较强的学习信心。学生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对学习就容易产生厌恶、焦虑,也就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教师在对学生管教的时候应该秉承“因材施教”的发展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优等生,教师应该用关怀与爱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用激励的方法,鼓励他们努力学习;针对学困生,教师应该认真倾听他们的学习建议,帮助他们轻松学习知识。在秉承“因材施教”的发展理念时,教师与学生应该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时,采用方案中的约定进行解决。教师在对学生管教的时候明明已经付出了很多,但是学生还是觉得做得不够,认为没有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关爱,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锻炼学生,共同约定能够锻炼学生,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
结语:
        总之,正面管教是来源于美国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虽然在我国发展得比较缓慢,但是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已经被学生的家长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但是,中职院校的教师在运用正面管教的管理方法时,还应该不断探索教学形式,发挥出正面管教的最大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云霞. 浅谈正面管教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51+153.
[2]廖爱云. 践行正面管教 做幸福的师者——浅谈“正面管教”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 华夏教师,2018(15):78-79.
[3]陈亚玲. 浅谈如何以正面管教为主管理职校生[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4):203.
[4]袁阳. 正面管教体系在高职学校中的应用[J]. 职业,2016(17):55-56.
课题: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正面管教在艺术类中职学校中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8A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