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2期   作者:侯戈
[导读]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为适应经济现状也随之逐步完善
        侯戈
        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      哈尔滨   150056
摘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为适应经济现状也随之逐步完善,但建造行业内各类资源的成本也在不断提升,加之我国现存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不成体系、资源管理现代化程度低、管理方式一成不变等,造成如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混乱、管理效果低下的局面,现存的工程造价管理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价值;适用性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先进的新技术都被运用到各自的行业中,使其得到较快的发展。BIM技术与中国建设工程建筑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通过行为分析建构一个多维度的数据模型,以精准地计算出当前各类建筑成本资金消耗以及其他经济费用产出的各种相应成本比值,为项目管理人员及时提供信息依据以便进行管理决策。
1、BIM技术的概述
        BIM技术是现在信息技术时代发展出来的新的产物,在我们的工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它基于三维立体模型,在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帮助下实现动态的管理效果,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中,能够准确实时地进行数据的监测,从而得到准确的信息,这样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实现了更好的发展,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构件虚拟的三维模型,这样就能建立完整的统一的数据库,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BIM技术在不断地得到完善,相关的内容也得到相应的补充,我们必须重视BIM技术的发展,实现更多的突破。信息库对企业的发展非常的重要,尤其是进行造价管理,我们必须要实现信息共享,掌握更多相关的信息,实现全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设计上能够将设备管理、物业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融合进来,实现综合的发展,这样就能丰富发展的内容,达到更好的效果。
2、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造价信息共享不充分
        鉴于工程建设需要大量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配合,其包括施工管理、质量控制、造价控制等,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之间由于各自的专业存在一定的隔阂,从而导致与工程造价相关的信息共享不充分。即使部分工程信息已经实现了数据化处理,也会因相关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存在一定问题而造成所共享的信息存在一定误差。
2.2?造价信息更新滞后
        在工程建设中往往存在部分设计变更,从而对原有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改变,而施工单位的造价管理人员因人员力量的限制不能对整个工程实施旁站式监管,设计变更发生时,造价管理人员往往不能及时地了解设计变更所引发的工程量变化,导致所编制的造价出现纰漏。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不能完全依照项目投标时所拟定的单位工程消耗量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其所消耗的施工指标往往存在波动,而造价管理人员亦不能及时地更新数据。
2.3管理数据未能细化
        对于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建设而言,不仅过程中需要对各阶段和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相应的施工造价控制也实际需要根据各阶段施工具体需求进行单独确定,从而各个阶段详细的施工造价获得控制,整体的施工造价也才能够合理体现。至此,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在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造价管理的问题,最突出的即是对于BIM技术的管理数据信息不够细化。这样所带来的问题便是,当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各阶段造价管理需要详细的信息和数据,才能够合理控制造价,体现经济效益,但由于缺少BIM技术提供的详细信息,使得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难以顺利展开,以此便使得造价控制工作降低了效果,最终使得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


3、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投资决策阶段
        BIM技术除了能够建立三维模型,还能够提供可视化技术及模拟建设等功能,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业主也能够通过这些技术并结合自身对建筑物的要求来详细评估设计方案等,分析建筑物自身及周围环境等各项因素,再结合BIM技术中对构件信息的具体运算,即使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项目投资工作。
3.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保证项目工程能够高效且高质量完成的基础,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融入BIM技术,能够通过其信息共享功能,对以往已经完成的项目工程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在保障设计方案可行且经济输出合理的情况下,给出更加适合该项目工程的设计方案。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设计方案修改所带来的资源浪费,还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施工效率。
3.3工程招标阶段的有效运用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阶段是确定施工单位的主要环节,而重要的招标阶段需要做好的工作在于要将整体建筑项目施工要求进行呈现,以及呈现相应的施工规范和最终效益。至此借助BIM技术的有效运用,将建筑各环节、各部分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呈现,进而传递给投标单位,使得投标单位能够基于建设方通过BIM技术提供的数据信息等,明确所能够提供的建筑材料,以及对工程其他信息和情况进行更加清晰的了解,至此也更有助于投标单位进行报价的确定,进而能够有效的促使双方达成合作。与此同时,BIM技术在招标环节进行有效的应用,不仅可以为招投标双方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也更是可以有助于招标工作效率提升,也确保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展开。
3.4施工阶段的融合应用
        项目施工期间,单位可将BIM应用于以下3点:(1)“5D”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以建筑信息模型为依托,结合工程造价管控与项目实施时间轴构成5D管理模式。具体施工期间,管理人员可通过BIM平台进行项目造价数据的获取,实现以日、周、月为周期进行造价数据的提取,或者是造价管控人员可以以某个施工节点为依据,进行该节点施工情况、造价数据的获取。(2)进度计量与支付优化。以往二维图纸的应用使得工程变更、施工预算、工程进度分别由不同部门人员把控,所以增大进度款申请的难度。而应用BIM后,可将时间维度信息与建筑信息模型相关联。施工期间BIM平台可做到对工程量以月度、季度为节点进行汇总,而在进度款申请时,施工人员提取BIM平台中汇总的工程量信息,确保其进度计量的优化开展。(3)变更管理优化。施工前单位可利用BIM进行工程设计的优化,并结合三维碰撞测试的开展来减少工程变更发生。
3.5工程结算阶段的有效运用
        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是一项工程建设项目的最终造价管理工作。在这一阶段当中所进行的造价管理,实际需要对前期各个阶段的造价信息、详细工程成本投入,以及材料和人工等各方面支出,与设定的造价限额进行比对和分析。至此这一阶段可以通过有效运用BIM技术来提供主要信息,使得工程施工整个过程存在的设计变更等有关造价变动的项目得以明确,这样,也更可以有效地对工程造价进行确定,以此能够有效计算最终的经济效益。通过BIM的数据记录及整合,对项目进行总结计算,确保每一项工程的数据完整且真实,并以此数据为标准做最后的进度款结算等工作。
结束语
        基于BIM技术相关软件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对建筑业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技术性变革。新时期下,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工程施工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模型统一非常有效,综合运用BIM技术方案对项目进度的科学把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斌.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6):186-187.
        [2]李庆琛.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6,9(5):64-66.
        [3]郭俊雄,林洁,韩玉麒,等,刘继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建筑,2016,15(8):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