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婉芝
太白县河道管理站 陕西宝鸡 721600
摘要:依法划定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是“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重要基础,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效益充分发挥的重要抓手,是水利基础设施实现有效空间管控的必然途径,我们要坚定不移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大力实施水安全战略,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划定;意义
前言
依法划定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效益充分发挥的重要抓手,是水利行业扭转“重建轻管”局面的关键一环,是水利基础设施实现有效空间管控的必然途径,是全力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举措,对水利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的背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进一步做好水利工程划界工作,保护工程设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水利部相继下发了《关于抓紧划定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的通知》(水管〔1989〕5号)、《关于做好水利工程土地划界工作的通知》(水管〔1991〕2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工程土地划界工作的通知》(水管〔1992〕10号)等文件。2014年8月21日,水利部下发《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14〕285号),部署开展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要求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为全面了解各地各单位划界确权情况,2018年12月27日,水利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运管〔2018〕339号),以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2河湖和水利工程划定技术体系建设
2.1总体思路
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是进一步确权工作的基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测绘项目,涉及政策法规、规划、工程设计、测绘、水利等跨学科专业技术,通过该项目所进行的各项研究,实现各学科互补,从行政管理和技术流程上探索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该项目研究过程中,在流程设置上打破各级行政壁垒,横向联合水利、国土、规划等部门,纵向明确省、市、县3级水利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实现成果互联互通互认,形成的划定成果为以后的自然资源空间规划提供支撑。
该项目的研究在技术上采用线上基于规则自动审核技术、线下运用不同时相的航空影像、不同时期的基础测绘(DLG、DEM)成果、河湖及工程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江堤海堤达标图、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采用人机结合的审核模式,对划界工作的成果质量进行过程监管和最终审核。
2.2河湖和水利工程划定实施体系建设
将省、市、县三级水利行政管理单位一起纳入划界工作,协同推进,搭建全省统一的三级分工协作平台,明确各自任务分工、工作职能,以既定工作量为抓手,管理和监督划界相关工作,技术上由省水利厅负责,基于业务需求和应用,制定全省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流程,起草下发任务清单,组织上由市、县两级共同实施,按照业务流程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监管,实现划界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2.3河湖和水利工程划定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在数据检查规则库建设和成果审核工作模式方面独具创新,对成果建立统一的检查审核规则库,根据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拓扑关系等进行梳理、归纳、整理,制定详细而全面的检查审核规则,对过程数据和最终成果进行监管。
(1)Web一体化在线上报审核技术。依据用户的权限不同,对区县操作员提供统一的数据入口,通过使用无刷新上传插件技术,定义上传数据容量,设置超时时间等条件,自动对文件的格式、数据合法性、完整性进行检查;使用SpringMVC框架,对上报成果进行类的定义、配置、封装.
(2)制定成果专项审核机制。最终成果汇交前设置内业审核环节,运用多时相的航空摄影影像、不同历史时期的基础测绘成果(包括DLG、DEM)、大比例尺河道及工程带状地形图、江堤海堤达标地形图,逐对象审核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编写属性检查和数据库批量处理软件形成工具集.
2.4河湖和水利工程划定管理应用体系建设
对审核通过的划定成果进行整合,设计支撑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业务数据库、划定成果库、元数据库,建设划定成果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依托省水利服务平台,实现用户认证登录、总体概况、地图浏览、专题图制作、辅助界线管理、报表制作、成果动态更新、管理维护等功能,河湖划定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图。
3工作建议
3.1调查地图制作
(1)本次划界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0.2m分辨率影像,飞行质量及影像质量依据《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要求,对相片重叠度、相片倾角、相片旋角、航线弯曲度、航高保持、影像质量的精度均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飞行质量检查应符合质检软件要求,合格后出具质检报告。
(2)界桩设计。本次设计界桩为控制性界桩,界桩分为电子界桩和实物界桩两种,在河道管理范围界线的主要控制点布置,间距采用100m,对河道管理范围边界的重要拐点和复杂段可适当加密。
(3)像控点布设
像控点的布设在航向及旁向有效重叠范围内,根据《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的规定要求,参考基线跨度计算公式,本次航测根据航线设计各参数,在像控点选剌作业当中保持航向在6~7张相片之内、旁向每条航线均应进行布设刺点,使布设的像控点能够公用,并且尽量使点位矩形分布,其中在相片上刺点时点位距相片边缘不小于150像素。
3.2成果整理,信息入库
将划界项目的地籍信息,包括地籍图件、权属信息、界桩成果等资料,按国土地理信息系统管理要求进行数字化编辑,导入国土信息管理数据库,充分应用到河长制湖长制管理、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河湖监管执法及“清四乱”等工作中,为加强河湖管理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李传明,丁晓惠,张志静.安丘市实行河(湖)长制管理的经验与做法[J].山东水利,2019(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