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探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45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事业也发展迅速。但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如钻孔灌注桩施工要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工艺设备,且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土质环境等因素,如果钻孔灌注桩施工出现问题,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1钻孔灌注桩及其优势
灌注桩是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压、开挖等方式在土壤中形成桩孔,然后在桩孔中放置钢筋笼,最后向其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方法。依据挖桩孔施工方法的差异,通常可将灌注桩分为:沉管灌注桩、挖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3种类型。相比其他2种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具有噪声小、振动弱的特点,因此,在施工中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钻孔灌注桩适合运用在不同的地基环境中,作业时,可以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桩的直径、长度进行调整,但该桩体的施工速度较缓慢,成桩质量也难以保障。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使用,具有以下优点:(1)安全性较高。在地基作业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地基本身与天然土层更紧密的结合,可以达到提升稳定性的效果。在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泥浆的可渗透性较强,因此灌浆后,进一步提升了灌注桩与土层间的结合度,地基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后,也提升了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2)可降低建设成本。因钻孔灌注桩技术超强的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施工中,相关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对作业方式做以调整。钻孔灌注桩技术因其简便的操作方法,极大地降低了施工的难度,节约了建设成本,提高了项目施工质量与效率,为建筑项目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3)提升建筑物地基稳定性。一方面,钻孔灌注桩技术会对土层进行压实、渗透以及劈裂处理,以提升土层的夯实程度。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会遇到不同的地质条件,土层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运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过程中,要勘查土质条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2灌注桩施工准备
钻孔灌注桩施工要事先制定可行性方案,且方案要符合施工质量标准,因此,施工准备工作十分必要。首先,灌注桩施工资料要完整,主要包括建筑场地土质环境的检查报告、桩基施工图纸、施工环境的调查资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的合格资料等。其次,检验施工工艺,测定其能否根据相应的条件顺利进行,如施工中的泥浆能否及时进行排放、能否准确把握灌注深度等,这些都能验证施工工艺是否优质和可靠。最后,制定施工管理措施。如标明桩位以及设施位置、做好设备记录以及维护工作、制定施工计划以及组织计划、完善施工监控以及防备工作等。总之,开展灌注桩施工时要全面考虑,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详细记录供水供电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失误,保证工程稳定有序进行。
3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措施
3.1与工程周边民众沟通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附近多与民房相邻,因此项目建设会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附近的交通产生严重影响。在正式开工前,参建各方应积极与周边居民沟通,协调解决周边扰民、扬尘、噪声、环境污染等问题,确保市政工程顺利进行,并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外围、周边小区张贴施工公告,严格执行相关部门的规定和施工标准,进行安全环保绿色施工。如施工时间段严格限定为7:00~12:00、14:00~23:00,保护附近民众的休息时间。
3.2工程泥浆和雨水处理管理
市政工程在进行工程桩施工时,会产生泥浆和渣土等,受降水和地下水上溢的影响,工程现场的泥浆和废水排放成了施工管理的重要工作。工程桩施工的高峰期可日产数百甚至上千立方的渣土,需要及时安排泥土车将其运走。如果市政工程现场道路泥泞过多,可以铺垫厚度大于50cm的建筑渣土。
在施工完成后,再将剩下的泥浆运走。为防止地下水及雨水产生更多泥浆,可在工程基坑周边设置截水沟和集水井,并配备足够的潜水泵将积水排出基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专人管理,定时定次巡查水泵是否正常工作,排水是否顺畅。在工程桩的水下混凝土灌注完成时,需要及时进行孔口维护和回填空桩工作,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回填工作中需要用建筑渣土等硬质材料作为回填材料,便于大型工程机械安全移动。
3.3桩身角度控制与废旧桩基础处理管理
资料表明,桩端持力层约50%为中风化岩。与工程桩相比,复钻时桩身易发生偏斜,钻穿孤石耗时较长。在保证工程桩设计深度的前提下,很难保持桩身垂直度,处理废旧地基材料。
造成工程桩偏位的原因有:设备老化严重、岩石松软、硬度不同、钻前未调整相应设备、钻进速度不稳定。因此,设备的使用寿命应严格控制在2年以内,确保不因设备问题造成孔偏;遇到不合适的岩石高度或漂石时,应降低钻孔速度,加压,以充分保证钻孔的垂直角度;在整个钻孔过程中,应监测钻杆角度是否垂直,当发现新孔桩附近有废桩时,应事先用刨床将其折断,开孔作业应在刨床接触不到的地方,在外孔填上砾石后进行,以防止工程桩的角度偏差。
3.4保证桩位、桩顶标高、成孔深度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成孔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合理布置桩位,桩项标高应符合标准,成孔深度应根据实际情况操作。这些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发生漏浆和桩孔偏位。如果难以有效控制,在后期检测中很可能出现整体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因此,必须进行科学建设,确保建设中各项指标达标。
3.5钢筋笼制作数量及吊装
首先,保证材料的质量。其次,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具体的材料规格和数量。要求钢筋笼放置位置合理,高度符合标准。因此,应规划吊环的长度。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力过大或孔眼偏斜,钢筋笼会发生碰撞变形。施工人员应注意钢筋笼的放置操作,保证垂直吊装。钢筋笼的吊装关系到灌注桩孔的质量,既要保证材料的正确,又要保证操作规范。
3.6桩质量控制
首先对原材料进行检查,更换有缺陷的材料,确保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可靠性。其次,检查混凝土的配置,应严格测量,以减少离析程度,保证灌注桩施工顺利进行。第三,严格灌注管理,如加强混凝土搅拌时间,防止断桩、塌桩。最后,科学测量。在灌注桩施工中,由于混凝土表面抬升过高,拔管顺序混乱,经常发生坍塌事故。因此,必须科学测量,严格控制灌注高度,记录每根桩的灌注数据,以便检测。钻孔灌注桩施工测量难度大,因为土层施工相对隐蔽,检测难度大。特别是测量结果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和施工人员的影响。因此,只有控制好桩身质量,才能保证灌注桩施工顺利进行,保证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结论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是市政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必须落实到每个工序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建设规范进行管理和施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如遇到与地质勘探及设计不相符的地方,应立即暂停施工,查明原因后采用正确的解决方法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中的每个环节得以顺利完成,提高灌注桩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市政工程整体施工打好质量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胜威,温福剑,李建军.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13):65.
[2]邓正友.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9(4):90-91.
[3]崔延超,侯爱霞.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