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1期   作者:杨秀巍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学的主体由教师逐渐过渡到学生
        杨秀巍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学的主体由教师逐渐过渡到学生,教学方式也变得丰富多彩。美术是小学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有很大的帮助。剪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蕴含了多种教育价值,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是至关重要的。将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结合到一起,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多绘画灵感,让学生有更多的美术素材,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与传承,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美术剪纸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剪纸艺术  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剪纸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艺术,可以培养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让传统文化可以发扬光大。美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剪纸艺术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通过了解剪纸给自己带来创作灵感,将美术与剪纸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剪纸需要学生实际操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的手眼更加协调,而且还可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让美术课堂变的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中剪纸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剪纸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的能力不高,缺乏安全意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艺术,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剪纸需要用剪刀进行精细操作,一不小心就会划到手指,或者学生拿着剪刀玩耍,很容易划破衣服甚至会会伤害到其他学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1]。
        2.学生缺乏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对剪纸的了解少之又少,缺乏对剪纸的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剪纸内容,学生剪纸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美术的教学。再加上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太好,增加了剪纸的难度,使学生丧失了对剪纸的信心,导致剪纸的教学效率不高,不利于对剪纸文化的弘扬[2]。
        3.缺乏相应的教学条件
        剪纸进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时间比较短,学校对剪纸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剪纸教学条件比较差,缺乏专业的剪纸教师,而且剪纸是美术教学的一部分,教学时间非常短暂,学生很难短时间内学会复杂的剪纸艺术,剪纸的精髓学生很难掌握,给剪纸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学生的剪纸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
        1.用优秀的剪纸作品激发学生的热情
        虽然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缺乏生活经历,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对美好的东西有着很高的追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学生找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对一张纸可以变成美好的画面感到好奇,激发学生对剪纸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剪纸当中。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经典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剪纸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剪纸的魅力,从而喜欢上剪纸艺术。
        例如在学习小学美术《卡通卡通》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找一些与卡通有关的剪纸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剪纸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剪纸艺术家的高超技艺,教师还可以找一些有故事的剪纸,为学生讲解剪纸背后的故事,提升学生对剪纸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
        2.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活动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艺术,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剪纸。由于剪纸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用的塑料剪刀,不会伤害到学生,复杂的剪纸学生很难去完成,让学生用剪刀剪一些简单的图形。
        例如,老师在教学生《我的动物朋友》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剪纸活动,为学生准备好剪纸工具以及纸张,为学生分好小组以及设计有趣的剪纸主题。小学生由于年龄因素,对于一些小动物比较感兴趣,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动物主题,来激发学生剪纸兴趣,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剪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然后为同学们展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以生活为主题,培养学生进行模仿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学生引进剪纸艺术教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老师要巧妙的利用生活因素来激发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从而为学生进行剪纸艺术教学,为学生渗透我国剪纸文化与精神,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养。
        例如,老师在教学《花儿朵朵》这部分内容时,花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学生们对于花也是非常熟悉与喜爱,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剪花活动,让学生用剪纸来剪出心中美丽的花朵,运用生活因素来激发学生剪纸兴趣,并有效培养学生剪纸能力,让学生对于剪纸文化以及精神了解更深一步。从而剪纸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融合的更加完美,让教学质量更胜一层楼。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能单单是美术知识教学。老师在教学中更要注意学生思想品质以及个人性格的有效培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剪纸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以及培养学生文化精神。小学美术与剪纸教学的完美融合,能够在提升学生美术知识以及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动手、动脑以及动眼等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神,这对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红.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实践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60.
        [2]陈勃文.借助剪纸,开发乡土美术资源[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