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美术绘画课程教学的重新认识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1期   作者:王峰
[导读] 美术,是在一个平面或者一个空间内
        王峰
        江苏省清江中学    223001

        摘要:美术,是在一个平面或者一个空间内,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出一种肉眼可见的艺术形式,其中可以氛围绘画、雕刻、设计与建筑。其中,绘画的门槛最低,并且古今中外有很多的名人志士喜欢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展现出来。在高中生活中,美术教学成了学生为数不多放松自己,宣泄自己感情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全新的美术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美术的魅力,并且利用美术展现自己。
        关键词:美术;绘画;教学
        引言:绘画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即便没有语言的远古人,也能够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并且进行互相交流。尤其在我国,我国最早的甲骨文就是由绘画演变而来。本文将简单阐述笔者对美术绘画课程教学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为我国高中美术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认清教学目的
        普通高中的绘画教学,一般还处于入门阶段[1]。大部分高中教师展开的绘画教学通常都是一些角为基础的手法,想要依靠高中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绘画大师是不可能的。因此,高中绘画教学目的应当放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动手能力方面。
        笔者认为,当下的高中在进行绘画教学过程中,只要将绘画的目的放在以下几点即可:首先是让学生能够愿意通过绘画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与不满,并且通过绘画的方式缓解自己的压力,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美术修养;其次是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对物体的形状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并且能够初探美术艺术的门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勇于用美术作品展现自己。最后,就是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挖掘自己的天赋,为学生开拓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例如,在“人间生活”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也给予学生充分地想象空间,即便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内容,也可以展现到纸上。在学生绘画完毕后,对学生的画作进行简单的点评,对于一些确实没有绘画天赋的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同时也要告知这部分学生绘画并非要功成名就,而是要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快乐。对于部分有明显天赋并且绘画技巧高超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多多接触绘画相关的知识。对于部分画作内容过于压抑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将这种情况反映给班主任以及学生的家长,考虑其是否在高中生活中存在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学习压力过大,影响了学生的精神状态,及时对学生展开心理疏导。
        二、选择主要教学内容
        在普通高中里,音乐教学的占比较小,想要让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学中展现高深的内容完全不可能,课时方面也不允许[2]。因此,在决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让整个内容具备基础性以及入门性,先让学生半只脚踏入艺术的大门,随后再让学生自己决定是否沿着艺术的道路自行发展。


        目前的高中绘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过于专业,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为本就枯燥的高中生活增加了一层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绘画天赋较差的学生,即便拥有专业的绘画方法,他们也无法通过这些绘画方法将自己所想表达出来。对普通的高中学生而言,高中美术教学不过是一个放松的过程,根本不会将教师传授的专业知识放在心上,在作画时,仍然会以自己的喜好进行作画。甚至于对整个绘画课堂产生厌倦。
        例如,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个艺术家,让学生进行自画像。学生在绘画自己时,难免会想办法将自己画的帅气或者美丽,而素描、速写的方式,刚好可以在满足学生接收水平的前提下,让学生画出一幅“帅气的自己”。尤其是素描以及速写相关的知识也较为容易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也较快,利用素描的方式进行练习也确实可行。另外,由于素描较为容易掌握,所以学生会很快沉浸在对自己的成就感之中,能够更好地延续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兴趣。
        三、改变教学方式
        现在的高中美术教学一般还是以绘画技巧为主[3]。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性的让学生对一些名作进行临摹,对于学生而言,临摹不但枯燥无趣,临摹后的作品,也缺少原作的神韵,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与名作之间的对比之间,产生巨大的落差,提前为自己的美术生涯画上句号,这有悖于笔者上文提到的“开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因此,就必须要创新美术绘画教学的教学方式。
        成名的作家往往会有相应的成名画,如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梵高的《向日葵》、《星夜》;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及中国画家齐白石的《虾》。他们的成名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创新性,都能做到“前无古人”。因此,在高中绘画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依循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作画,让学生不去思考画作中的内容是否有趣,想到什么就画什么,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充分的使用自己的画技,即便是一篇毫无内容的炫技画作,教师也要予以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爱上绘画。
        例如,在“进入历史”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认识的历史进行绘画,并且不限制学生的绘画内容。绘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或者历史典故画到画纸上,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也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画技,运用教师传授的画技完善自己的作品。另外,得益于我国历史尤为丰厚,学生在绘画中并不会出现学生无从下笔的问题,五千年历史能够为学生提供的绘画题材数之不尽。而学生绘画的过程中,也是将自己的知识储备加以应用,并再次巩固过去学到的知识。
        结束语:
        高中美术绘画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较为枯燥的,学生对绘画教学的认知大多数停留在课余时间的放松上。因此,教师就需要纠正自己对绘画教学的看法,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以及艺术思维为主要目的,展开相应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莉停.黑白装饰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华倩.“线条”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姜胜馨.民间绘画在初级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