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1期   作者:刘晓露
[导读] 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钢琴是最重要的教学工具,钢琴既可以用于重奏、伴奏、独奏等演出
        刘晓露
        (烟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钢琴是最重要的教学工具,钢琴既可以用于重奏、伴奏、独奏等演出,还可以进行作曲与音乐作品排练。基于此,本文对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问题做出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有效策略,以便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有效性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是中职院校的热门专业之一,而且钢琴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应该结合中职学生培养目标与教学目的,培养大批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学校发展实际,确保中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目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着基础知识不牢固、钢琴学习基础差等问题,加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不完善、相关的教学设施也不完备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最终实现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与钢琴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钢琴教学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这些年,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多,这客观上让很多中职院校过于扩大招生规模,而且很多学校过于重视经济收益,这让学生生源质量不高,不能保证学生较高的整体素质,为以后教学中各种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如说钢琴课堂教学教师大多采用集体课,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人数比较多,一整节课有的学生可能对于学习的知识点一头雾水。这样的教学现象不仅体现在理论课教学中,在一部分实际操作课程当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的教学精力是有限的,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因此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和及时的解答,拉大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基础差距性。
        第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没有明确的定位。中职院校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对钢琴接触程度与学习兴趣也很不同,这让他们在以后的钢琴学习过程中有着很大差异性。有些学生可能从小接触钢琴甚至练习过钢琴,他们有着较为完善的钢琴相关知识与基本的弹奏技能,在钢琴学习过程中会感觉较为轻松好学。但也有不少学生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钢琴,这客观上决定他们没有较好的钢琴专业素养,影响了以后的钢琴学习效率。针对这些情况,目前钢琴教学并没有找到具体而准确的教学方法,还是使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课程,这严重影响了钢琴教学质量的提升,很容易导致钢琴教学中学生们的钢琴学习能力与钢琴演奏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第三,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没有较强的系统性。目前在学前专业钢琴教学当中,大部分钢琴教师都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们将来的发展也没有做好详细的规划,甚至在教学中也没有按照提前设计好的教学规划方案来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自身布置的教学任务针对性不强,主要是由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够了解,对于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心理发展情况不够了解,因此导致课堂教学中缺少了针对性和系统性。
        此外,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师生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交流沟通,能够促使双方再一次成长和学习。但是目前在课堂中缺少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从一开始就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认真的听讲。在这个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和教师几乎是零沟通,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问题也不能及时传达给老师老师也不能针对问题调整教学设计,这严重影响了钢琴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钢琴教学应该重视对视唱练耳的学习
        视唱练耳教学属于钢琴教学的基础教学内容,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节奏感、音乐听觉和音乐素质,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音乐元素特征和表现要素。很多钢琴教师认为视唱练耳有老师教,钢琴课就不用再教学生视唱乐谱了,殊不知学生只有正确视唱乐谱以后才能准确弹奏乐曲。例如《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第88条,很多学生弹奏连续的附点八分音符时,就会弹成连续的八分音符,这就要教师引导学生划拍视唱这一句,学生能准确视唱这一乐句后就不会弹错节奏了,然后教师再教学生如何双手配合完整弹奏该乐曲。除了正确的识别节拍节奏、调性调式及音高旋律外,还需演奏者看清乐谱中每一个细小的标记,从而让弹奏的作品更贴近作曲家创作乐曲的本意。例如:调号、拍号、速度、力度、以及各种表情记号不同速度标记号可以提供不同的音乐形象及音乐情绪;连线的不同起止位置,可以提供不同的演奏方法及乐句结构等等。因此,只有仔细认真的读谱,才可以捕捉乐谱中大量的信息,从而为无误而完整的弹奏提供充足的保障。
        (二)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兴奋点,老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学生做出具体教学方案,这才是符合实际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硬性灌输钢琴课堂教学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单方面的给学生传输各种知识,学生却没有参与到教学设定的教学活动当中,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过于被动,这不仅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同时也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不利于钢琴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钢琴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详细的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个性,并能够基于学生性格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学生不仅技能水平不同,手掌的大小、手臂的力量以及身体条件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钢琴教学当中,需要针对学生存在的个性化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的特殊规律,让课堂教学更加有特殊性、针对性和系统性。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性,并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三)重视教师的有效性引导,做到钢琴基础与即兴伴奏相结合
        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与乐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教师们的有效引导,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需要,针对性的提出策略,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钢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贯彻学练结合的教学方针,以练习为主的提升学生的伴奏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以及学生们的大量练习,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能够更加和谐融洽,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有针对性,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钢琴课堂教学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即兴伴奏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钢琴技能,后期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对于学生的教学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欣赏不同的乐曲,从圆舞曲和进行曲到抒情的乐曲,在带领着学生了解这些乐曲的同时,跟学生们一起来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使用了怎样的伴奏音型,在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气氛当中,学生能够逐渐的掌握一些简单的歌曲伴奏编配。由于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够强,因此在自弹自唱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紧张的情绪,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多加练习,让学生逐渐熟悉和使用在众人面前自弹自唱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后期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结语
        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做到钢琴教学中的灵活使用与针对性引导,加强对钢琴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与伴奏能力,最终实现学生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姜金豆,中职学前教育钢琴多元化教学有效性探究【J】,智库时代,2017,15
【2】张广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