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刚
南充市江东初级中学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 637100
摘要:在当代社会中,无论年纪大小,个人意识更加强烈了,更希望得到尊重和认可。然而,很多人认为,学生就应该服从家长和教师的安排,这样才能有更加优异的成绩。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在学生的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教育形式,尤其是在初中的学校管理中,应该将人本化管理模式落实到教学中去,尊重学生的个人性化成长。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学校需要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本化管理制度,将人本化管理的优势在高校的管理中能够充分的得到运用。本文对现阶段初中学校管理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结合人本化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对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方式进行了阐述,以期参考。
关键词:初中;学校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运用;
引言
在初中学校管理中,如果可以将人本化管理更加合理的运用起来,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而且能够提升教学品质和效率,为学校提供可长久开展的原动力,提升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人本化管理形式是一种新型的学校管理方式,学校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这也是培养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手段,结合实际的教学状况,将人本化管理融合进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促进学校工作目标的达成。
一、现阶段初中学校管理情况的概述
学校的管理不仅关系着学校的办学品质,而且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从当前的学校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不得当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很多学校的管理人员依旧采用的是陈旧的管理形式,而陈旧的管理形式并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培养要求,时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不能畏葸不前,因此,就需要学校的管理人员对管理方式进行完善和优化,重视人本化管理。
(一)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以往的管理模式通常是学校领导下发任务,教师按照指示去执行,制定教学目标与方案,对于实际的教学情况并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没有将教师以及学生的特点充分的考虑进去,使管理模式欠缺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从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在课堂中,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很少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这就会限制学生个性化生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人本化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人本化管理模式中,更强调“人”,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首先,可以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更好的带动学生融入到课堂活动中,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任务和学校管理的配合程度,是保证学校管理效力和水平的提前。其次,师资力量是学校办学品质的核心,人本化管理可以帮助学校更好的引进更加优秀的教师,给教师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增强教学效果。另外,在工作中,当教师出现工作压力大,工作情绪低迷的情况,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快的进行调整。因此,运用科学的方式将人本化管理模式融入到管理工作中,可以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尊重,激发工作与学校的兴致,更好的提升自身的价值。
三、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方式
(一)多开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
在初中学校的管理中,不仅仅是对教师的管理,还有对学生的管理,强调学生文本才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每个时代的学生所接触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不同,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喜好,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对学校的管理形式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学校管理的适宜性,让学生能够在更加健康、充满正能量的学校中学习和生长。基于此,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站在学生的观点上去理解学生的想法,在日常学生中多加关心,学会倾听,尊重学生,不以成绩的好坏来对学生进行评判而区别对待,明晰学生的喜好,在课堂授课中多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致,能够积极地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满足学生的生长需求,增强思考逻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对能力,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例如,在德育管理工作中,不少学生对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權益保障等方面内容的关注度较高,教师则可组织学生参与到相关德育主题活动中来,了解青少年犯罪问题频繁发生的根源,了解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有效方法,促使其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并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增强其权益保障意识,让学生对校园产生归属感和信任感,主动配合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
(二)增强人本化管理的情感关怀
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工作状态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来说是极为关键的,人本化管理中强调情感关怀。一方面是尊重教师的想法与教学方式、教师观念,另一方面教师都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提升,而人本化管理方法就可以满足这些需求,会更加关注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当教师出现状态不佳的时候,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释放教师的压力,也有助于提升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核心向心力,调整工作状态和心情。
(三)以人本化管理原则优化管理制度
很多初中学校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强硬和不健全的,会限制学校的管理水平,使教学环境充满压迫感,不利于学校教学目标的完成,也不利于学校的顺利开展。所以,学校应该结合人本化管理的理念与原则,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创新,采用更加适用的管理体系,实心激励政策,可以定期召开研讨会,对于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表彰,并且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还可以让教师可以提出对于学校管理的意见与建议,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推动人本化管理的高效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需要结合学校开展的实际状况,对管理形式推陈出新,将人本化管理方式能够能到真正的落实,这就需要学校的管理者转换管理观念,将“人”放在主体地位,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学校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宫丽丽.中学教育管理中对于人本化管理方法的应用[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 (4):56-57.
[2]王蕊寒.浅析人本化教育管理的路径——基于对中学管理中两大矛盾的分析[J].教师,2017 (26):104-105.
[3]曾成政.初中学校管理中运用人本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05):185-186.
[4]王景忠,高明杰,梁艳玲,等.试论中学教育管理人本化管理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0).
作者信息:李秉刚,男(1976.1出生),汉族,四川省南充市人,双专科学历,南充市江东初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政(道德与法治)教育,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