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河北省钢铁企业合作模式创新及研究对策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2期   作者:王宏利 徐赛
[导读] 推动河北省钢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能合作是缓解河北省发展困境和产能严重过剩的有效手段
        王宏利 徐赛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  保定河北  071002
        摘  要:推动河北省钢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能合作是缓解河北省发展困境和产能严重过剩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河北省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此背景下,我们分析了河北省钢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意义与现状及双方合作模式的创新方式和研究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河北省钢铁企业;国际产能合作;新型伙伴关系;大型龙头企业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我国推行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缓解产能过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我们基于分析河北省钢铁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推动河北省钢铁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合作模式的创新路径及研究对策。对于推动河北省钢铁产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贯彻新发展理念有重要作用。
        一、河北省钢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意义
        (一)对于推动河北省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全要素资源重组架构有重要意义。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及钢铁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大趋势下,如果河北省钢铁企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国际生产链分工,将会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及中国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前景,同时推动河北省钢铁企业的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产要素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组,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有效的缓解河北省钢铁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核心主体作用,形成河北省钢铁企业新的比较优势,提升中国钢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重组,塑造新业态,有效的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 为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提供更多地发展机遇
        推动河北省钢铁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也有利于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推动其本土化投资的增加,投资规模的增长,更有利于推动其国家第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升级,促进居民就业,增加税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地区的竞争力,带动规模经济的发展。
        (三)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规划路径与解决方案。
        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出了长远的战略性发展方向,是推动国际合作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而推行河北省钢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河北省钢铁企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现状
        (一)河北省钢铁企业发展现状
        河北省钢铁企业是支撑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带动了整个河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居民就业,税收的增长,河北省钢铁企业产能巨大,占整个河北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比重大,但其生产销售利润很低,不足2%,而且产能存在过剩问题,产销量下降幅度大,出现库存积压的情况。河北省钢铁企业在与一带一路国家对话沟通渠道尚未完善,企业之间的互信机制、社会各领域的合作共赢模式还有待提升。政府对于钢铁企业的专项方针政策的制定、金融支撑方案以及财政支撑体系的构建尚未健全。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现状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改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技术研发与科研院所、高校的良性合作循环模式还处于初步阶段,有竞争力的产品亟待推广,大部分产品适用于低端市场,当地国家应该主动升级改造重组以推广进入中高端市场,细化研发路径,提升相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三)河北省钢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的现状
        首先,双方产能合作的规模不够庞大,只局限于局部领域,产品合作的开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且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其次,双方产能合作的产品质量还不够优越,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可以直接冲击中高端市场,发掘潜在的客户需求,有效的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双方产能合作的科技、技术力量还不够成熟,无法形成配套的核心产品生产链研发。


        三.河北省钢铁产业合作模式的探究以及对策研究
        (一)探索以新型伙伴关系为核心的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发展新模式
        积极推进产业合作与资源重组,把中国钢铁企业的制造工艺水平、技术标准、行业规范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中国核心产业链影响力与竞争力,打赢中国品牌,建立完善的核心专利技术产权。同时在制度上规范推动发展新模式,建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企业在各领域的对话与沟通渠道,加强企业间互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推动企业、政府与社会相关产业合作机构的合作共赢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创建与社会产业合作组织的体制机制构建和在产能领域的有效对接。
        (二)建立政府推动国际钢铁产业合作的生态系统模式
        增强双方政府对于方针政策制定的针对性以及适用性。积极修改利于推进钢铁产业国际产能合作的方针与政策,明确提出钢铁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准则,强化国家对钢铁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宏观调控力度,完善钢铁产业科技评估奖励机制,积极推进企业间的合并与重组,加大企业的技术改进,减少资源浪费与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核心减污排放技术,推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强化协同效用。
        (三)推进金融投资体系以及投资定向风险防控生态系统的构建
        此生态系统的构建可以有效缓解融资难的问题,减少金融、股票市场波动风险的概率。中国各大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对河北省钢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政策帮扶力度,为其保驾护航。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与丝路基金的国际性影响力,创立钢铁企业国际产能合作专项发展基金,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税费减免、政策优惠等措施有效的去帮扶河北省钢铁企业走出去,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推进资源有效利用,改造重组。还可以通过上市交易所进行募股融资,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在创立初期融资难的困境。
        (四)发展大型龙头企业
        政府及民间机构应该积极推进发展钢铁大型跨国企业,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集中度生产,对钢铁资源、人力资源、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升级。大型龙头企业应该积极扩展中高端市场的份额,推动钢铁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产品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企业应该积极创建一种涵盖全领域各部门的合作分工产业链条,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向高端制造业装备产业进军。
        (五)加强技术支撑生态系统的构建,推动构建以钢铁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协同促进的技术创新生态模式
        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对职工长效促进及培养机制的构建,加强对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推进装备自立自异及国产化的进程,推动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核心钢铁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技术改造进程,突出推进钢铁企业核心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对核心钢铁企业的重大规划方针、政策进行资源和人力支持。
        (六)不断强化提升社会各方对河北省钢铁企业的社会性服务水平,推动打造各种模式的河北省钢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新路径
        强化河北省钢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信伙伴关系构建,推进各种模式的国际产能新路径,为拓展双方合作提供更为便捷的条件。积极修建更为便捷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线,发挥基础设施对经贸合作、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推动创建河北省钢铁企业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上服务平台。积极开发电子商务等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新模式,为双方信息交流,贸易往来以及投资方式的转变提供便捷渠道。构建中国与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有效机制,强化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下,推进各种合作平台的有效运转,推动双方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同时,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应该积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协调双方在国际产能合作的具体措施与途径,减少双方的贸易摩擦、冲突。公开国际产能合作双方的信息,为双方开展合作提供更为广阔的便捷条件。
参考文献:
        孟庆强.“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所面临的阻碍与对策分析”,山西财经.2020年第1期。
        邹志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土耳其国际产能合作”,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作者简介:王宏利(2001-),女,河北廊坊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2019年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产能合作。徐赛(2002-),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2019年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产能合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