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芳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 518116
摘要: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朗读、解读、范读、精度、细读,而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兴趣、意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学会借助批注、记录、标记等方式,搜集关键信息,整合各类素材,掌握丰富词汇,体悟作者情感。将批注式阅读有效、充分、灵活运用至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做批注的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使单纯的“读”变得更加丰富、灵活,更具操作性、实践性、针对性、科学性。因此,为了切实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方法、有效措施的基础上更好参与阅读活动,全面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深度塑造与充分增强。教师应该加强对批注式阅读的渗透与运用,并就诸多做批注的方法予以切实强化,以促使学生在精准掌握、有效利用批注式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更好参与阅读活动,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课;有效运用;探讨
所谓批注式阅读,主要指在引导学生落实阅读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阅读文本的深度感知、充分理解,利用一些辅助性文字、符号、线条、话语等对文本中涉及的一些关键信息、重要内容、具体素材等进行标注、记录、点评,将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与作者倾注于文本中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站在多元视角开展深度阅读,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性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是一种集读、写、思、评于一体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策略之一,其可以使复杂的阅读活动显得更加简单、深刻、丰富,让学生在删繁就简中全面增强自己品鉴、表达、感悟阅读文本的能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本文重点就抒情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注三种比较有效的批注式阅读策略开展深度剖析,以期为促进小学语文语文阅读课高效推进、更好发展而提供助力。
一、借助抒情式批注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只有学生在阅读中可以与文本、作者产生思想、情感共鸣,阅读教学的目标方可达成,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才会全面提升。而抒情式批注着重强调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对文本语句、段落的深度剖析,就自己的体会、感想开展批注,在有感而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蕴含于文本之中的思想和情感。其主要包括感想式与想象式两种方式,且可以被灵活运用至不同语文文本的阅读使劲领域,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效率而提供保证。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动情处写感想。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情感比较丰富,其面对不同文本,在阅读中都会产生一些独特的感受与触动,而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性,结合具体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情处写下所感所得,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即时批注下来,以促进其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与充分感知。例如,在开展《蚁国英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开展文本细读,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感想与思考,以深入理解蕴含于课文之中对于虽为弱者,却有着让人感动的勇敢、团结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一丰富主题。进而在感想式批注训练驱动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共鸣处促想象。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很多课文,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更容易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以促进学生阅读想象力、理解力、思维力的提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共鸣处做批注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之中,在读与思的结合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物到人获得思想认识的迁移,促进自身阅读感悟能力的全面增强。
二、利用评价式批注方法,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评鉴能力
评价式批注更为注重对学生品评、鉴赏能力的培养,以促使学生在评鉴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语句、人物、写法等方面的特点,开展研判、分析、评价,并表达自己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见解、想法、思考,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阅读理解过程中强化学生的阅读评鉴能力与意识。一是借助赏人物品形象的方式,强化对于学生评鉴能力的培养。由于大多数小学生评价人物的心理过程都是由人及己的,这使得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中一些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解读,组织学生在批注过程中引发深入思考,以提升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与即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桁架深入、充分。二是利用析文字悟精妙的方式,提升对于学生评鉴能力的塑造。通过在课文语句中加入或者删减一些字词的方式,组织学生对比删减或者加入字词后文章表达的变化,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精妙之处,以凝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感悟课文在字词使用中的精妙之处,为学生语文用语规范性提升提供参考。例如,在《蚁国英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尝试对课文中诸如“万万、区区、并、竟、突然”等词进行删减,然后与原文对比开展朗读,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获得语文阅读评鉴能力的增强。
三、依托补充式批注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表述能力
依托补充式批注方法更利于对学生语言建构能力、语文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的强化,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语句、段落进行扩充、补白的方式,即时填补课文之中的留白,使一些被作者有意省略的内容得到还原,以促进学生阅读表达能力的提升。而且,在补充式批注的驱使下,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有意强化。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补充式批注的方法,组织学生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理解隐含于文本之中的深层次思想和情感,既拓宽了学生的视域与思维,又强化了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为了使得补充式批注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师还可以借助问题引导的方式,组织学生在探究一些针对性问题的过程中对课文语句、段落进行补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开展《老人与海鸥》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开展精度、细读、自读的过程中即时引入问题:①文章的主要人物是?②老人与海鸥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③课文怎样描写老人与海鸥的关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留白部分进行补充,在补充式批注方法引领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思想、情感、主题,塑造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结论
总之,可供小学语文阅读领域选择的有效性批注式阅读方法比较多样、丰富、宽泛,且每一个做批注的方法都具有其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而本文重点所分析的抒情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注方法,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性,且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有效开展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借助批注式阅读方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实践时,则必须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就不同做批注的方法予以延伸、拓展,并将其灵活运用至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给予学生多元且丰富的认知刺激,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感知与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情感有机融合起来,对文本的语段、词汇、修辞、表达等灵活评注,在批注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塑造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黎昌友,何正良,应冰琪.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179.
[2]朱红霞.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探究[J].情感读本,2019(35):118.
[3]赵荣.不动笔墨不读书,善动笔墨好读书——浅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J].新课程(上),2019(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