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2期   作者:刘新保
[导读] 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农村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刘新保
        山东省梁山县韩垓镇财经服务中心     山东梁山           272616
        摘要: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农村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乡村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乡村所承担的治理责任与其拥有的资源之间不相匹配,一些乡村出现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事务治理弱化等问题。究其原因,与村庄的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如何有效地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需要在乡村治理的视阈下全面审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及其现实作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治理功能,进一步增强乡村治理的手段和能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引言
        新经济时代,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经济总量较少,发展动能严重不足及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些问题与农村经济发展制度不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城乡二元体制”的贯彻下,公务服务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公共政策倾斜力度不足,农村基础建设受阻,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就新常态下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务实农村基础建设、党组织建设及建立起完善的经济体系,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重要性
        习近平强调,“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长期以来,建立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化机制是农村和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它可以把分散的农户的力量组织起来办大事。以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为例,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末,广大农村基础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主要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动员和组织各家各户参与具体实践。大大小小的水利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除涝能力,提升农业产出水平,保障农业的稳步增产,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在实践中家庭经营不断强化,过分强调“分”的职能,缺乏在“统”层面上的强化,集体经营日渐式微,“统”“分”失衡,即“‘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但‘统’怎么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动员能力显著下降,削弱了农村建设的集体化机制,农村凸显个体化的公共性困境,村庄共同体渐趋消解。农民丧失了集体兴修水利的组织条件和社会土壤,小农户参与灌溉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程度明显下降,尤其是随着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基本上全面取消,村庄难以有效组织农户进行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致以往遗留的水利工程也逐年失修,农业生产灌溉问题变成若干家农户甚至是单家农户自己想办法解决。农业“望天收”的特点再加上其间存在的个体化灌溉所存在的现实困难,直接影响土地的产出和农户的实际收益。实践证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乡村集体化机制的重要构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我国农村土地实际上已经出现所有权虚置的情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对土地完整的处分权能,使得集体化机制失去经济基础。农业农村的发展需要加强集体化机制的建设,以集体经济为基础把原子化的农民组织起来,解决我国“大国小农”的现实背景下单个农户自己做不了又必须做的大事,惠及广大农户,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
        2.1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
        新时代农业要大力发展就必须走产业融合的道路,做好现代化农业基础性建设的同时,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及产业潜力,开展农副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等,各种经济渠道并存,不断延伸及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产业链,实现农村集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鼓励农民进行自主性创收的管理,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及信心,共同促进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另外,农村经济发展还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将农村现有的资源与城市产业形成经济一体化,加速推动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向城市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的比较收益。
        2.2加强职能整合,完善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公共服务平台
        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由于底子较薄,资源短缺,不能有效应对来自市场环境的风险。这就需要农村管理者对村级集体经济做好全面的调控及尽可能获得政府的帮助与指引。首先,是按照“大农业”的思维,同时结合现有的农业政策及行政职能的整合,形成政府组织管理的团体力量,推动贫困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其次,需要对涉农信息进行整合。在大数据化的今天,农村应当进一步完善网络建设及覆盖,积极用大数据分析法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合适的农产品,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大量产品储存的风险;最后,便是加强对科技的的引入及管理,尽可能吸引当地大学生回乡建设及发展,保障农村人才资源的供给,依靠创新驱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2.3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平台
        想要对现有的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工作作出完善,要全面健全当前的集体资产管理平台。第一,实行落实到人的精细化归责制度,用制度的力量规范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制定时,管理人员要严格参照相关法律要求,以及当地区域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集体资产监管制度,并据此严格追究工作的责任落实情况,力求实现执行、监管两手抓的工作格局。对于一些存在纠纷和漏洞的工作问题,要明确责任主体,并依据失误问题的影响厉害程度施行合理的奖惩处理措施;针对一些没有触及法律的轻微违规情况,要按照制度规定对其进行处罚。第二,开设公开、透明的民主管理平台。为缓解当地管理腐败、党风建设程度低等问题,管理者必须以公平、民主为基本管理原则,严格依据管理规程,对涉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问题召开民主会议进行共同商议和决策;并对上以后的决策结果进行公示,尊重并鼓励村集体成员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在民主共议的基础上对决策结果作出进一步调整和改进。除了特殊问题的决策结果之外,村管理人员还需对集体资产的具体收支情况和用途进行书面的公示,便于村民悉知财产的具体变动情况。如若发现基层干部中有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触犯法律的行为,要及时将其移交司法机关追求刑事责任,同时对当地农民的权益侵犯问题进行及时的补偿。
        2.4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弱,本身可依附的资源较少,这就需要依靠外部政策及资金扶持。对此,公共财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农村实际发展需要及相关申请进行统筹协调,加大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的投入。同时,国家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农村发展的模式及创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给予一定的政策帮扶,例如根据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给予交通的帮助或是减免税收,国家可以给予农村贷款优惠政策,帮助村组织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尽可能减少农村集体组织经营的负担。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必须确保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不仅是国民经济水平提升的基础,更是我国实体经济结构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是当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热点问题,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一系列的困境。为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正确树立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科学管理意识,加强对农村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严格按照制度章程和法律法规落实,切实改进资产管理工作,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俊文,周琴,曾杜梅.成都市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现状调查及思考[J].当代经济,2017(32):22-23.
        [2]蒋永穆,赵苏丹.坚持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实挑战与基本路径[J].政治经济学报,2017,8(01):3-14.
        [3]王留鑫,何炼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困境与治理之道———基于制度经济学分析视角[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59-63+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