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红师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红渡小学 广西河池 530700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是培养学生汉字基础的关键时期,识字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识字教学对于教学方法和技巧有着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和灵活性,通过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动力。字理识字教学形式多样,教师要注重创新和发展,切不可采用呆板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但教学效果不佳,而且会打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字理识字教学的策略展开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1.小学低年级语文字理识字教学遵循的原则
1.1字理识字教学要遵循准确原则
结合字理识字教学的特点来看,这种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很大不同,汉字的字理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以及数千年的文化。因此,教师在展开字理教学时要慎重而认真,不可随意的解释或揣测,对汉字的字理要经过查证和研究,通过阅读文献,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对汉字的字理展开学习与考证。切不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而随意地揣测字理和杜撰字理。不准确的字理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更会对汉字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对所教学汉字的字理深入全面地掌握,给予学生准确的解释和讲解,保障字理识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从而发挥字理识字的作用和效果。
1.2字理识字教学要遵循适度原则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部分汉字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开展字理识字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学习能力,保障字理识字教学的适度合理。一些简单的字学生已经掌握并运用时,教师无需再多进行字理识字的演示和讲解。而一些汉字虽然常见但学生经常使用错误,教师可以对这些易错字进行细致的字理识字教学。例如“矢、行、本、困”等。细致讲解这些汉字的字理时,无需面面俱到、追根溯源,而是结合学生理解水平将汉字介绍至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准确地进行运用,从而保障识字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小学低年级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借助编故事和猜字谜的形式展开趣味教学
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比起刻板的教学形式更加喜欢趣味化的课堂,同时对图像的兴趣大于文字。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兴趣特点采用趣味化的识字教学方法,结合字理展开趣味化的识字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陌生的汉字,理解汉字的内涵与意思。
比如,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汉字通过编故事和猜字谜等方式来辅助学生学习与吸收。或者将教学的汉字变成顺口溜等方式进行教学,既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府”字时,可以让学生猜字谜“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通过字谜的形式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对这个字也会更加好奇。在学生积极思考后给出答案,学生能够结合字谜形象的掌握“府”字,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进而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2.2引导学生联想识字
汉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从某种层面而言是古人用智慧创造出的一种符号。汉字从甲骨文演化而来,象形表意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汉字在各个国家文字中不仅辨识度高,具有艺术价值,还通俗易懂。汉字从生活中演变而来,具有关联性。通过合理的联想,联系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的构造和书写。因此,在字理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汉字的造字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高效地掌握汉字的书写和含义。例如,在教学“被”这个字时,可以充分利用其形声兼会意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联想记忆。“被”字的偏旁“衣”是表示意义,表明与衣服有关,古代的被子是用动物毛皮做的,所以另一半是“皮”。再如教学“休”字时,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个人,靠在大树上休息。通过这种联想式记忆方法,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被”字的写作和含义。
2.3帮助学生理解字意
结合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历史来看,历经各个朝代都有一定的变化,均存在其表达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方法之间,应当深入研究和掌握各个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的特点。比如,在教学“初”字时,该字是由“衣”字旁和“刀”字构成,因此可以将该字理解成用刀剪裁衣物。用刀剪裁是制作衣服的开始,因此“初”字有“初始”和“开端”的含义。通过将汉字拆解,向学生说明汉字的由来和构成的含义,同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字的含义和特点,帮助其学习和掌握。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应当加以关注和重视。本文围绕字理识字教学方法展开了讨论,分析了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以及应当遵循的原则,希望能够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谢美莲.识字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2]朱成宇.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法运用的偏差与矫正[J].基础教育研究,2016(11):64-66.
[3]宋馥香.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17(33):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