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婵娟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322203
【摘要】阅读不仅仅是"读"的过程,也是各种感官积极参与,统一协调的过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息息相关。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坚持立足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好教材中的概念规则、解决问题、数字及知识介绍的内容,丰富数学课外阅读,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阅读 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的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基本技能的一种,是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前提。唯有在准确解读各类数学信息的前提下,方可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更是新课标的要求。
一、正确理解与把握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数学一开始就具有抽象的特性,例如,自然数2,可以代表人数,一个人的手数,一双筷子的根数,苹果数;2×3可以表示3个人的腿数,也可以是3双筷子个根数,它可表示天地万物之间的某一特定的数量关系。
那么小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接受抽象的数学?把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如何转化为形象思维的材料成了关键。
由抽象到形象,首先想到的是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全体和本质,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而不只是得到一些表面的、片断的现象知识。
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数学阅读
(一)学生要正确认识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中,单纯的符号、繁琐的公式、抽象的原理一般来讲使小学生感到乏味,甚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错误认识。大部分学生认为如果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形容数学,那就是数字之间的加加减减,学生认为数学不需要像语文那样对文字进行分析,只需粗略地读题,把握数量关系,而概念、公式阅读也只是为了帮助记忆,而阅读公式是为了理解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说明计算方法和理由,做到这些,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⑥。例如,梯形公式:S=(上底+下底)×高÷2 在记忆这个公式时,我们可以通过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进行推导记忆。
(二)学生要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第一,学生要明确阅读目的,带着目的进行阅读。阅读前,学生要明确阅读对象的范围、重点、目的、要求以及要思考的问题;第二,在阅读过程中,手脑并用。
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可用笔划出概念、术语、公式、法则、重点字词、不理解的地方等;第三,注重定理、公式把握。小学阶段,抽象的定理、公式往往会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其中的意义;第四,学生要学会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学生审视自己学习过程,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阅读后,问问自己通过阅读,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可以自己独立解决?哪些知识需要教师或同学的帮助?还存在哪些不懂的地方?怎样才能解决?通过反思,取长补短,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三、提高教师对数学阅读的认识,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
(一)教师在观念上要对数学阅读有正确的认识
教育新理念推动着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争取使整个课堂实现教学最优化,但是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致使有的教师产生“思想、行动脱节”、“思想落后,行动超前”的现象。
因此,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才是教育改革的源泉。教师对课本上的阅读材料只做表面工夫,很大程度上是这些教师在观念上缺乏对数学阅读的认识,还停留在把数学阅读视作朗读材料。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与周围教育工作者探讨等途径从真正意义上认识数学阅读,了解数学阅读的必要性,逐渐改变原有观念。以此为基础,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数学阅读,从而提高数学阅读的有效性。
(二)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面对阅读对象往往会觉得无从把握,因此,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以列提纲的方式对学生提出要求,教师通过提纲的罗列,学生就有了明确的阅读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往往产生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可通过课堂行为的规范使学生得到良好的阅读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边读边画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把“增加了”三个字用笔画出来,这样学生的阅读效果定会有改善。
(三)借家长之力促进数学阅读
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站,并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创造条件尽早地开发孩子的潜能,但还是有些家长觉得真正的阅读是孩子上学以后的事,因此,失去了很多在家帮助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大部分家长没有学过专业的教育,而数学阅读对家长而言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要在家开展数学阅读教育是很困难的,此时,教师若能有效指导家长怎样开展数学阅读教育,孩子在家也能拥有一个好的数学阅读的环境,阅读效率必将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盖野、刘相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内蒙古教育,2005.(6)
[2]李霞.浅谈小学数学阅读[J].甘肃教育,2006.(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郭雅彩.加强数学阅读,学会自主学习—中学数学阅读的认识与实践[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