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态势和走向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31期   作者:苏日古
[导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对于少数民族的新闻传播,
        苏日古
        内蒙古师范大学 嘎 137400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对于少数民族的新闻传播,要突破区域的限制,民族的界限,进入多元化的传播研究中。文章重点研究了目前一些少数民族区域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研究状态,并通过开展学术研究,为新闻传播工作的支持参考依据。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
        引言:
        在国内一些区域,有些众多少数民族社会群众,要突破地域的限制,逐步应用传播学知识,去扩大新闻传播影响范围,而且还要重点突出传播学科建设价值,逐步进入到学术的研究时代。重点研究社会及生态文化学术等多方面的变化,来使研究创新多样化方向发展。
        一、少数民族的新闻传播研究已进入多元化
        目前国内的少数民族发展期间,在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之下,这些区域的社会公众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国家民族复兴背景下,给这些区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新闻传播作为阐释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及激发民族凝聚力,及展现中国制度优势的重要平台。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了宣传主要力量,在社会上,新闻舆论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重要力量支持,而且信息化新闻是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的地位战略发展中也有更突出的地位。目前新媒体以互联网作为基础来宣传报道社会的事件,突出媒体的引导作用,而且也能够使传播创新展现出巨大的魅力。当前新闻传播已经被列入了国家学科教育中,而且受到了国家高层政府部门的重点关注,同时,国内高层领导也要关注新闻舆论在社会中的地位。当前我国的文化需求日益集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新媒体业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国内中国道路发展的成功,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社会民众的文化自信也随之到来。因而,要逐步实现新闻媒体研究的本土化、中国化的发展,重点突出体现出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要使新闻传播能够广泛地融入到社会工作生活中,实事求是和马克思主义来作为新闻传播学发展的支持。在开放环境下,一些少数民族区域的学术研究,来帮助社会公众和媒体业获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而实现文化的融合。在文化发展期间,避免文化的封闭,要逐步通过新闻媒体,打开社会工作事业,实现社会开放的目的。文化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文化融合也是实现全民族凝聚力提升的重要支撑之一,因此,新闻媒体也就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宣传重要平台。要使新闻传播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及获得更佳生命力,促使文化融合,也使民族区域内部新闻研究的重要方向[1]。


        二、少数民族区域内的新闻传播研究覆盖范围在扩大
        在少数民族区域内,新闻研究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由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向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发展,国内民族自治区大多集中在西部省份,而且这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聚集地,这也成为了民族新闻传播的重要研究基地,汇聚了一些具有特色性的民族高校。这些领域的学者在该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但是没有形成一个主流的学术主体,在经济发达地区也逐步关注一些少数民族区域的新闻传播学术的研究,在另外一个视角上,就是对新闻传播本土化的发展。有些学者比较好奇,可能会存在一些感性的因素,但是落脚点还是对于社会资源,区域内文化的兴趣。在新闻研究期间,要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少数民族企业,还要将关注点放在社会大众的新闻传播方向上来,同时,作为民族区域进行研究的使命,要在社会上,逐渐共构建共识的文化观[2]。
        三、研究主体逐步向科研平台方向延伸
        国内对于新闻业研究主要是由高校来进行,尤其是一些民族音乐学校,但是目前一些普通的院校也逐步开展少数民族区域内的新闻研究。将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也纳入到自己学校学术研究范围内,尤其是一些西部区域的高校也参与这些区域的文化研究。普通大学出现了教育同质化的困境,学校就会将自己学校发展目光聚焦在西部区域民族文化传播方面,寻找学术研究阶段新突破。西部区域的民族文化传播有一定的特殊点,就会给普通高校教师带来更多学术吸引力,也不能够逐步认可这些民族内文化传播价值,尤其是一些民族文化具有相应文化传播方式,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传播力,这些少数民族区域内新闻传播也有会彰显出特色的学科优势[3]。
        四、结束语
        新闻学术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区域内部文化传播有很多促进作用,学术研究正在着力推动这些区域内的新闻研究,这样能够引领社会公众关注少数民族区域文化发展,及实现该区域文化的传播。以互联网数字化的媒体作为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渠道,来给予西部区域少数民族区域更多新闻传播技术资金支持,人才支持,来建立互联网化的新闻传播渠道,来深刻影响该区域新闻传播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骐文/图.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2019年年会[J].新闻论坛,2019,000(004):P.I0005-I0005.
[2]李东,赵伟豪.新时代少数民族新媒介文化的模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v.40;No.219(05):96-99.
[3]曹晚红,武梦瑶.拓展与突破:融媒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教育研究[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04):49-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