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 030012
摘要:为了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可以自觉遵守社会中的各种道德行为准则,而专门实施的一种思想教育,就是德育教育。只有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将德育教育融入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可以发挥十分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更具综合性,班主任所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课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得到精神养分的同时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洗礼,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不仅是超前的学习能力,还需要深刻领悟各种做人的道理,这样,学生在思考任何问题的时候才能具备自身独到的见解,并且不会有失偏颇。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较为全面的,学生在自我成长过程也会进展得更加顺利。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将教学的目光投放到学生的成绩单上,更要将自己的教学眼光放得长远一些,积极利用课下时间与本班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思维方式。
1设置德育档案,重构班风学风
高中学生的思想较为成熟,对一些事情有独立判断的能力,班主任在执行班级管理制度时,要有尊重意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德育成长档案。德育管理档案只是一种管理设置,不带有行政命令的意味,班主任将学生优秀表现记录在案,其目的是为正面宣传做服务的。班级建立德育管理展示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查询档案内容,实现档案透明化管理,能够对学生形成一种心灵的冲击。学生在班级中有不同表现,班主任需要有观察意识,抓住学生闪光点,记录下学生的优良表现,能够建立班级德育管理的重要契机,对重构班风学风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班主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划、设计建立班级德育管理档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宣传,对班级德育档案内容、形式、管理等做出规划,让学生重视德育档案的存在。其次,班主任要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搜集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公示,做好档案总结和宣传,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氛围。最后,班主任要利用德育管理档案做学段操行评价,将档案内容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一个小小的德育管理档案,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抓手,体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智慧。学生对德育管理档案是不是重视,取决于班主任如何利于这个档案。当班主任将其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时,学生自然会特别看重这个档案,其德育管理也会随之生效了。
2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德育教育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高中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征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根据当前高中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进行德育教育。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他们渴望周围人的认可和关注,想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也比较容易冲动,不喜欢父母或教师喋喋不休的教诲。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应主动拉近自己与高中生的距离,以平等的姿态面对他们。班主任要掌握与高中生顺利沟通的技巧,学会耐心倾听并尊重高中生的意见,发现其观点不正确时,不要急于全盘否定,而是要与高中生一起就此进行分析,一步步地帮助其认识到错误,这样高中生才会从内心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此外,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公平对待每一位高中生,并且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这样能够增强高中生对班主任的信任,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期待和赏识是学生部分行为发生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其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教师要让高中生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和期待的。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让高中生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和期待,诸如一个微笑、点头等,这些都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利器。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的时候,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与常规的学科教育相比,德育教育更加特殊。如果使用常规的教育方法,那么将无法获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首先,班主任要明确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给学生充足的关心和爱护,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困扰和问题,并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为其提供有帮助的建议。其次,班主任要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学习与模仿的榜样。同时,班主任也要严格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既可以保证班级管理质量,又可以提升班主任的威严,为学生的德育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最后,班主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德育教育,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获得存在感,进而积极主动投入德育教育活动中,实现自身德育素养的提升。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模式,对同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建立家校管网,拓宽管理维度
高中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没有那么严重,但亲情维系依然是可以借助的教育契机和条件,班主任与学生家庭建立长效联系机制,自觉建立家校管网,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思想品质。家校管网建设中,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联系学生家长,与家长展开多重互动交流,为家长提供更多教育技巧和方法,都能够形成崭新德育管理契机。如果能够吸收学生的参与,形成家长、学生、班主任的“三方会谈”,可以达成更多管理共识。家校管理建设已经成为班级管理常态选择,班主任如何利用好这个管网,这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操作中,班主任需要关注几个细节的组织。第一,家校管网不能成为家长和班主任互通信息的工具,要利用好这个渠道,展开多种形式的教育交流活动,协商、建议、督促、和谐应该成为交流的主题。第二,管网运行中,班主任要做好调度,让更多家长进入集体互动环节,这样可以给家长提供交流的机会,对提升家庭教育品质也有积极帮助。家长有交流的主观愿望,班主任要成为家长互动的重要发起者和组织者,唯有做好协调工作,才能确保家校的交流是高效的。第三,家校管网有不同呈现形式,班主任要特事特办,做好具体的规划,利用什么样的途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进行匹配设计。网络交互途径众多,班主任要主动构建多种渠道,与学生、与家长展开多重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形成崭新的管理局面。如果有必要,班主任还需要进行家访活动,在更直接的交流中形成更高效的管理应对。家校管网建设成为当下班级管理的主流认知,班主任合理科学运用好这个管理通道,及时展开德育渗透,能够快速形成管理内驱动力,在全面提升学生思想品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语
总之,高中班主任不仅是知识传承者,还是高中生的思想行为引导者。为了获得更好的德育成果,高中班主任应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德育教育;借助班级小事开展德育教育;利用传统文化和教室文化辅助开展德育教育;同时还应抓好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并联合学生家长来共同开展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艳丽.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J].才智,2020(15):74.
[2]陈显浪.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