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深全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塘岸镇第一初级中学 537408
摘要:伟人毛泽东曾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体能运动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运动。近年来,因中学生身体健康素质不断下降,我国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初中学生的体育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不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这就要求各学校初中体育老师立足体育教育的基本现状,打破枯燥、乏味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寻求有趣、生动、具有吸引力的创新路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体育精神。本文将使用自然观察法和分析法,针对初中体育教学如何进行创新提出策略性的研究方案。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教育;路径研究
前言:虽然人们越来越关注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各学校教师也为体育教学研究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实际,但现实是我们收获甚微,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仍有很多的问题。教师往往没有立足初中生的现实需求,没有认真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教师缺乏经验,授课方法过于枯燥乏味,从不讲究德育教育等等,都对体育教学产生了不正确的影响,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制定教学计划,改变教学策略,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为实现合理创新体育教学的目标而奋斗。
笔者现将初中体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做以下陈述。
一、教学手段呆板,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很少有体育老师会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他们还保留原来的老旧观念,认为体育课就是给学生做简单的体能训练,例如,万年不变的一千米跑步、立定跳远等。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体育课堂,只会落后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丧失体育学习内在驱动力。
二、教师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教学内容机械重复。
很多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书本里怎么讲,教师就怎样做,这忽视了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需要,教师没有针对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往往一概而论,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这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师自己也提不起精神。这种死板单调的教学方法长期以往的实施就会对教学产生极大的弊端。因一些学校运动场和运动设施有限,教师只能机械地重复教学内容,例如,五十米短跑、坐位体前屈等。机械地科目重复并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有限,也扼杀了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人性化需要,这令我们深思。
三、不引进德育教育,学生对体育精神不了解。
初中的体育教师大多都不对学生的体育德育方面进行教育,而德育教育在体育学科中的重要性不亚于思想品德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德育教育是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涉及了体育运动的精神、体育运动的方式、体育运动的规则等各个方面,而体育教师对这些方面的学习却从不涉及。这对素质教育下学生的综合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为改变上述情况,并将创新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笔者有以下解决方法,现做叙述。
一、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举例说明,在学生的太极拳、广播体操、八段锦的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以往只给学生示范几遍动作,就让学生连着做的行为。教师应在亲身示范教学前,先让学生观看动作视频进行感知。观看动作视频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学习最规范、最有趣的动作,观看视频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感和畏难情绪,并让他们先有自己做动作,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教师可以把动作分解,制作成ppt的形式,发到班群,保证学生人手一份。这有利于学生课下自行巩固,如若遇到忘记的动作,可以及时看ppt进行回顾记忆。
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眼、耳、脑、心的综合传输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视频、歌曲、ppt等形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使他们思想短暂跑毛也可以很快有回到课堂上来。
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增加课堂趣味性。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改变原先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创设体育教育情境,尽量规避枯燥乏味。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关于教学内容的不同的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如常见的“贴膏药”这一游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又可以提升其动作敏捷度、跑步速度,这无疑对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平时应多注意阅读教学相关书籍,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开阔思维,提升自己的敏锐度,也可询问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学相长,从而设计出符合本班学生的课堂游戏。
另外,教师要有不断学习创新的意识,不能翻来覆去地玩那几个游戏,应当适度改编一些游戏,或者自己创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游戏并用于实际检验,效果好的可再继续实施,效果不好的则应果断剔除,从而反思。
三、以德育教育为出发点,让学生了解体育精神。
体育中的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有严格的课堂纪律。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一样,要想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有严格的记录保证。而体育课和其他课程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再加上初中学生的自制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口令、手势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制止,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育品德得到逐步培养。
体育中的任何一项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运动特点和运动规律,体育规则对于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体育规则中所渗透的公平公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更值得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开展团体运动,由于比赛的原因,学生会迅速形成责任感,他们会为了集体的荣誉而不懈努力,从而明白只有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才能赢得比赛。教师可以此方法来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之路是必然趋势。作为教师必须要树立创新理念,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也需进一步提高,并做到以学生为本。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体育自主、持续性学习的目标,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路径探索.郑东梅.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15.期刊.
[2].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理念探析.庞博.考试周刊.2017-11-29.期刊.
[3].上海市杨浦区初中体育教学方法适切性研究.张雪.2020-07-01.上海体育学院.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