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31期   作者:石玉琦
[导读] 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教育是十分主要的教学途径
        石玉琦
        贵州省平塘县第二中学  558300

        摘要: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教育是十分主要的教学途径。历史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明辨史实,认清真相,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但由于初中生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外界的言论所干扰。因此,在历史责任感的形成上容易走向歧途,这时就需要初中的教师加大培养力度,积极在课堂上渗透相关的历史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学生树立更好的历史观念。
        关键字: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教学探析
        
        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历史知识,同时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初中历史科目作为初中课程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初中生历史观念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积极渗透家国情怀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到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本文章将通过探究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渗透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关的方法策略,更好地推动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课堂上的展开。
        1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深度挖掘教材资源
        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当中,许多的知识是显而易见,容易被学生了解和认知的。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这些思想的本质都是为了挽救封建王朝,维护国家的统一;洋务运动、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五四运动等等都是为了反对西方侵略者的攻击,维护国家的主权不受侵犯,保护我国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但是也有许多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而在这些细节当中也更能展现出家国情怀,因此需要教师认真的阅读教材,带领学生在教材的细节当中找到家国情怀的体现,比如说红军在长征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这部分的知识在课本当中没有详细的介绍,但是长征的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阻力更能体现出长征者的坚韧毅力和决心,从而表现出维护国家,保卫民族的激情;在抗日战争当中,中国共产党为了抗日战争胜利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在这其中也遇到了许多的艰难险阻,尤其是在抗日战战争的前期,战况并不乐观,但是在课本当中只是简易的描写了各个战役的情况并没有带领学生深入的了解。因此,这部分的内容也很容易被忽视,但恰恰正好是这些在课本当中很少提及的细节更能从侧面表现出来家国情怀。各个公民都在为了国家的解放而努力奋斗,为了争取国家更好的未来,为人民创造更幸福的环境。
        1.2有利于初高中的知识衔接
        初中的历史教学主要是以知识点为主,让学生简单的记忆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主要是通过背诵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而在高中的历史教学当中,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主要是分析各个事件之间的关联,各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等等。初中则更加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背诵和了解,而高中则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各事件之间的关联以及每个事件背景之间的关联度。因此在初中的课堂当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让他们在内心上更加认同历史,更加热爱历史,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基础的历史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以便在高中进行历史分析。


        2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分析
        2.1采用情景式历史教学法
        在初中的历史教育当中,可以采取情景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历史事件发生的情景,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知。比如说教师在讲授红军长征的章节时,可以先通过PPT的讲课方式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对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不仅停留在文字的表述方面,而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更加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危险,加深学生对于长征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国情怀时代中的表现。同样在讲述解放战争的章节时,可以先通过PPT图片展示解放战争时人民的喜悦之情,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解放战争对中国的重大意义。然后将各个战役的时间线索和发生地点用历史地图展示出来,通过历史地图来向学生展示解放战争时期所发生的各项战役以及各个战役之间的关联,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各个战役的意义,体会到家国情怀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融入,各项战役的发生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不受侵犯,保护我国的主权完整,为建立更加强大的新中国做准备。通过PPT的讲解并且充分利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前辈艰苦奋斗所创造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提升内心的责任感。
        2.2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教学方面的进步,在现代的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课。通过向学生播放历史记录片,历史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各个年代的生活情景,视频的教学方法相对于文字授课来说更具有直观性,能更直接的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历史时代的特征。在讲授甲午中战争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历史记录片《甲午》,对甲午中日战争当中各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军舰构造以及军事策略等都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甲午战争的发生过程以及甲午战败的原因,让学生明白甲午战争的发生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在多种因素的形成下发生的一个必然,即使没有甲午战争的出现也会有其他的战争,让学生明白在历史的发展中战争是为了更好的和平,需要提高自身的国力才能够为国家,为人民带来更加和平的未来。以及在讲授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等文化制度变革的运动时,可以播放纪录片《幼童》,通过播放这个纪录片,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在封建时期的中国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作出的努力。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多面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初中的历史培养当中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在初中的历史教学当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度,丰富学生自身的历史素养,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陶梦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以部编版《解放战争》为例[J].初中历史,2019(20):13-14.
        [2]王攀攀.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D].家国情怀, 2019(12):12-14.
        [3]贺孝香.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研究[D].初中历史,2019(3):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