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华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淮文外国语学校 223300
摘要:作文作为语文学习中一项关键内容组成部分,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和学生之间差距的学习模块。良好的作文水平不仅体现了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高低同时也代表着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高低,因此老师作文教学方式的效果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研究,在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来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全文主要对分层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具体的教学措施做以阐述。
关键词:语文学科;作文教学;初中;分层教学法
引言:
初中阶段对学生而言是他们学习成长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难度且学习内容也更加丰富,由此为后期语文学习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作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它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素材积累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然而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一、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同样的学习内容不同学生所需的时间不同,而对于教师而言,是整个班级教学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学习良好效果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教师对自己所带的学生较为熟悉并了解学生每一个人的学习进度和习惯,进而很好的根据学生每个人自身的情况进行更为细致的教学安排。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学生数量较多而主要的教学老师只有一位,因此学生不能受到老师全面的照顾和教学指导,并且学生各自的学习效果和智力等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并且作文本身就需要长期的联系和指导才能得以进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分层教学方式使得不同层次学生受到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进而有效地提升个人写作水平。
二、分层次教学措施
(一)掌握学生情况,制定明细的教学计划
作为老师首先要清楚掌握所带学生的基础的学习进度和性格特点,对他们每个人的学习喜好有所了解,根据学生对写作的喜好程度以及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之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计划[1]。
例如在八年级教学其中写作模块:表达要得体,要求学生在写作表达上的水平提升,据此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过程中,指导不同层次学生在表达的语言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语言表达可以专业化、生活化、形象化,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要求,并且在写作教学中对例文的分析过程中老师可划分为语句结构分析、文章段落划分、段落概括、中心语句的勾画等不同的环节,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他们完成相应的内容环节,从而使得学生提高自己弱项环节,强化优势部分,进而综合全面的提高个人的写作水平。
(二)制定不同层次学习目标
在进行作文作业的布置安排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差异化,那么在作文内容的布置上老师需要重视层次化的处理[2]。作文要求的难度高低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写作主题“学会记事”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适当在写作字数上进行调整,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可要求他们写作字数较多一些,在保证事例内容叙述得当的基础之上要求增加记录事例的数量,对于写作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可要求他们事例数量在一或者两个之间选择,但要求他们对事例内容进行认真且详细的记录和描述,避免文章空洞无感情的情况出现,以此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写作的投入和行动力,学生进行熟练练习和掌握写作技巧之后再提高难度,进行写作字数的增加且将文章内容更加细致且充实,进而更好地促进他们写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丰富多样教学方式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对此,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来组织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成立一个小组,使得每个小组内学习水平都具有一定的差异化,并在小组内要求水平较高和较低的两位学生成为小组组长来进行合作进行维持小组的学习讨论和总结,以此方式来加强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和互动,促使他们互相交流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获取不同角度上解决难题的办法,进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思路。
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应当定期举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自己所阅读的文章和个人理解,以此方式加强学生的阅读交流,拓展他们的见识并且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利用分层教学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使得学生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提高个人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且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思维,使得他们获得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为他们写作学习成长建立优秀且扎实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1] 吕连荣.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J]. 课外语文, 2017(8):73-73.
[2] 宣岐娟.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J]. 中华少年,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