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有效衔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柳春燕
[导读] 小学生自从进入三年级以来,就会对语文的习作产生强烈的畏惧心理

         柳春燕
         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542799
         摘要:小学生自从进入三年级以来,就会对语文的习作产生强烈的畏惧心理,中年级的习作相比较于低年级的写话,无论是内容的表现手法上,还是词藻的使用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长此以往,学生习作在表达上了无生气、平淡无味以及言之无物,最终的结果则是对习作产生厌恶感,更加不愿意去表达今后生活过程中自身的所见所闻,使得学生的心理无法得到健康的成长,并且还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改变目前这个现状,则需要教师加强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有效衔接,积极的开展提高写话、习作的教学性课题或者实验,加强学生日常的训练,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习作的手法和特点,帮助学生从写话到习作的完美过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中年级;写话;习作;策略;
1.引言
         从目前阶段所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来看,其中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都以识字和教学为主,语言的表达方式更是以“听说活动”的表现方式呈现给学生,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只有到了二年级的下半学期,才会在教材当中出现少量的书面表达练习任务,这就是写话,通常情况下低年级写话的内容都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并且表达内容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轻而易举的完成。一旦进入三年级以后,教材当中则会要求学生开始写作文,其中作文的内容和题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写事、写物、写景以及写人等等,这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更高,即使在小学二年级拥有极好的“写话”能力的学生,也无法能够更好的适应这种跳跃式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有效衔接。
2.加强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有效衔接的策略
2.1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学会造句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思维方式比较简单,词汇的储存量相对比较少,并不能够很好的完成整篇文章的书写,更合适去造句或者是写一个情境描绘。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则必须要将造句指导作为首要的任务。但是看似简单的造句,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所造的句子干瘪无味,都喜欢用最简短的话来回答问题,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长此以往,教师如果不及时从旁进行引导,一直按照这个造句模式必定会影响到现阶段的写话能力和将来的习作效果,最终养成白开水式的写话惯性思维模式。另外一些学生造的句子很老套,缺乏新颖性,如果同一个词汇多次的出现在所造的句子当中,这样学生就会养成重复原来造过句子的习惯,这样对造句的训练就失去了最终的意义。实际上,对于不同的场景以及处于不同的时间,都应当具有与之相对应的鲜活句子出现,如果教师针对学生在造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指导学生走出误区,这样就会使得学生所造的句子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造句的时候,学生应该适当的增加一些修饰的词汇,或者采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得句子不再那么枯燥乏味,让句子具有生命力。
2.2加强学生的随笔训练,写好片段
         从本质上来说,“随文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巧妙的利用教材当中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教师从二年级开始接触写话时,就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找准合适的契机,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从日常的点滴开始提升学生的写话水平。

教师可以抓住教材中的空白之处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补充练习。
         举例说明,在对《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文章中的“我”为老奶奶写了一张便条,并且向老奶奶对事情的经过进行说明,同时向老奶奶道歉。但文章中并没有对实际的变调内容予以描写,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便条内的内容进行思考,同时依照便条格式,对文章中的“我”给老奶奶写便条的内容进行补充书写,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复述,并且能够对其文字写作能力进行有效训练,同时又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使相应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综合意义得以进一步多元化。
         此外,也可引导学生对结尾进行续写,利用学生的想象力,使写作培育得以完成。例如,在对《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课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后续的故事予以想象,并且对课文进行续写,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得到双重提升。
2.3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换句话说,学习别人写的文章,目的就是为了今后能够极大的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拘泥于文章的内容,虽然别人采用的写作手法和词汇都是比较好,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场景和时间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善于去发现文章内容的突破口,为自己找出写作训练的内容,养成“每日一练”的好习惯。在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便安排了日记两则,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的日记写作兴趣予以提升,教师需要抓住此契机,对于学生的的记写作能力进行训练,在日记写作过程中,并不需要对文章质量有过高要求,仅需使日记内容能够符合学生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比如,教师在日常课堂中可以以问题创设的日式对日记课程与引入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发生过有趣的事?此时学生主动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事件进行思索,而教师在学生搜索过程中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可以将相应的事件告诉老师?”而此时学生便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教师借此机会可对学生提出“大家平时有很多趣事,我们刚刚学过的日记如何书写,大家将平时的趣事以日记的形式写作给老师看好吗?”由此,对日记的写作予以引出,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日记记录习惯,并且以日记为媒介,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性得以提升,由此,在培育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使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得到构建。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低年级小学语文的写话训练至关重要,这为中年级小学语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中年级习作教学的基础和衔接,因此低年级写话训练的实际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年级学生写作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在写话方面学习相应的技巧和方法,在写话过程中运用所积累的词汇,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如果在低年级的写话过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中年级的习作就会变得更加轻松。
参考文献
[1]何翠翠. 小学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教学衔接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20.
[2]陆晴晴.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衔接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3):30-32.
[3]刘静.小学低年级写话和中年级习作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2020(05):25.
[4]陈小红.小学低年级写话和中年级习作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70-71.
[5]沈婷. 小学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衔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