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英
山西省霍州市李曹中心校源头学校 031400
摘要:核心素养是个体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融入社会,应具有的丰富知识、良好学习态度以及多元能力,是提升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三种能力:育人能力、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正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育人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学生核心素养
引言
小学时期是学生正式接受系统教育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小学语文这门课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还直接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在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上去,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1部分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
笔者在某小学见到,一位语文教师在上课讲解习题时通过查手机告诉学生答案。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存在专业知识储备以及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读书期间或者平时工作期间没有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不注重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反思以帮助自己提升专业能力。
1.2部分年轻教师爱岗敬业精神欠缺
有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第一节课早上8点开始,所以8点才到学校,而其他老师都在7点左右去学校,或巡视学生早读,或课前熟悉教学内容。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应届毕业生对工作缺乏热情,只想谋生;二是一些教师厌倦教学工作,职业热情不高。
1.3部分教师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尊重学生,出现辱骂学生、贬低学生人格甚至性侵学生的现象;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缺乏纪律观念,不遵章守纪,出现上课迟到或早退的现象,等等。出现这些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不注重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角色定位不准。
2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2.1育人能力提升策略
1.丰富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特级教师窦桂梅是一位教学风格十分独特的老师,她有着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专业技能的储备,能够将每篇课文上得生动有趣,富有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向窦桂梅学习,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提升专业能力首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多去了解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方面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其次,要积极参加活动,多和同事交流总结经验,以此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最后,要将自己总结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模式实施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课后做好总结反思,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2加强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自主探究素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就要从小抓起,小学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与意识的最主要阶段,这个阶段学生所形成的习惯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参与进语文知识的探究活动之中,以此提升自身语文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3小组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合作探究素养
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往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忽略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学生往往在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学习之中出现钻牛角尖的不良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以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
2.4熟悉语言运用,掌握课堂教学技能
语言运用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必要内容。小学生学习最高效的时间就是在课堂上。只有把握好课堂上的时间,学生才能高质量地吸收、掌握教师所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课堂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让课堂40分钟有所讲、有所学。另外,要想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2.5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1.提高综合评价能力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其次,要熟悉课程标准,正确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最后,要熟悉科学的评价方法,学会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2.提高课堂组织管理能力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管理好课堂秩序。一味地约束学生的行为是行不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要严慈结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其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保持注意力;再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的话语,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3.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首先,教师对自己教学理念以及备课笔记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备课过程有哪些不足;其次,教师在听别人的公开课时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学习别的老师的优点;最后,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认真反思,反思哪个教学环节没有设计好,哪个环节学生喜欢,好的做法继续坚持,不好的做法及时改正。
2.6实施情境教学,锻炼学生养成良好语文情境感知能力
情境教学方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途径,因为小学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不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与知识积累,对于一些复杂的语文内容很容易出现距离感和陌生感。情境教学方式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所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中将原本复杂的语文内容变得简单化、直观化,促使学生积极融入所构建的教学情境之中展开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语文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不但可以吸引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语文情境感知能力。情境感知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能力之一,只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更加高效地学习语文内容。
2.7设计课后作业,提高思维品质
高效课堂不仅表现在课上,课后作业的布置也会使学生有所收获。因此,课后作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有些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学生背诵、抄写课文。这种传统的课后作业模式会使学生产生敷衍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对课后作业进行精心设计。
结语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高效课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祖琴.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J].课外语文,2018(4):96-97.
[2]张慧.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42-143.
[3]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89-93.
[4]辛涛.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