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林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在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促使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非常重要。通过实际观察可以发现,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进一步降低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难度。基于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俨然已经成为教师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目标之一,本文针对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深入分析,结合七年级语文教学实绩情况提出几点有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引言:当前时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更应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而思维能力则是学生所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予以此教学目标更多的关注。在七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小学阶段,因此,思维能力也处于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培养,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成长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进行教学时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便是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从阅读信息的收集、搜索、识别到信息的使用和存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因此,在进行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其思维能力能够发挥出更为宝贵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辅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展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因此,在学习时假如学生只是单一地接受知识而不进行思考,那么学生的学习必然是无效的,尤其是阅读教学的特点更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对文本展开深入的思考,以此才能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含义、紧紧抓住文本的重点,这样学生也才会对阅读学习产生更多的信心,久而久之,也容易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由此可见,在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当当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
(二)利于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处于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在逐步的进行发展和延伸,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本来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获得更多的能力,因此,可以说,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此时假如学生缺少思维能力将无法与文章产生共鸣,难以理解文章中的精彩之处,对文章的理解也将更加浅显。而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便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接受美、感受美,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较强的审美素养。
二、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以反复阅读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刚刚结束小学阶段的学习活动,在思维能力的发展方面上是比较欠缺的,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便应当从基本入手,以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培养方法执行培养工作,以此来进一步保证整体的培养效果。例如,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对某部分文本反复阅读,教师可以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反复阅读、感知文本时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来将文本中的内容转变得更加形象起来。
与此同时,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较为局限,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应当运用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大脑来对文本进行艺术加工,教师也应当多多留心学生情感方面的变化,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到《春》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并且仔细评论文章的创作价值、大胆想象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深刻内涵。这篇文章当中蕴含着非常多有价值的语句都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方说:“野花遍地都是……像眼睛、像星星”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样的语句来进行思考、想象,促使学生能够将静止的文字在头脑中转化得生动起来,以这样的方式来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以疑问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思维是一种精神活动,只有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时才会积极地思考调动自己的思维,并且结合自己以往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而然的便会得到培养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在七年级阅读教学时教师便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疑问,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教师可以结合阅读课题来设计疑问,也便是结合所要进行阅读教学的文章主题以及文章中心思想来设计疑问,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来分析、发掘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以此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学生也能在这样的学习形式当中深入了解到文章的主旨,实现高效的阅读学习。其次,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材中的重点词句来设计出疑问,接下来,引导学生深入参与到具体的语言情境当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也便能精准地掌握到语句的实际含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来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文章的想象,也便是借由学生的思维能力来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续写。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设置一些极具引导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想象更加有迹可循,以此学生也便能在主动思考完成续写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以情境巩固学生思维能力
在七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设计教学情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展开阅读学习活动,并且也能在投入情境的同时,逐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感悟文章作者的心境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所投入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到《皇帝的新装》这部分知识内容时,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感受到文章的人物形象以及心境,在阅读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深入阅读关于文章中自己喜欢的片段,并且建设表演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对人物的形象进行二次加工和创造,将所读到的内容形象地表演出来。这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其自身的思维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为了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学生会深入阅读并思考文章内容、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长此以往,自然会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学生完成分组表演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各组学生对彼此小组的表演进行分析,以这样的形式巩固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对强化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来说也能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这样无疑能够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对七年级的学生展开思维能力方面培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更要深入贯彻这一教学目标,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在思维能力的辅助之下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需要长期坚持,因此,在展开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更应当积极创新教学形式、结合教材中的实际内容来构建高效教学课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利.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林梅.七年级语文阅读思维和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
[3]徐潇.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