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
南充市身心医院 第六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慢性肾脏病属于进行性慢性疾病群,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若未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发展为肾衰竭,也即是尿毒症。在澳大利亚、西欧、北美统计数据中,百万人口中发生尿毒症者每年约100-150人,在我国,当前需实施肾脏移植或者透析治疗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约为140万人。在国内的研究数据中指出,尿毒症引发疾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这也就意味着尿毒症患者数量将不断增多。尿毒症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依从性降低,且伴随多种并发症,因此应当重视护理干预。笔者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分析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什么是尿毒症
尿毒症并非独立疾病,是晚期肾脏病共有临床综合征,为慢性肾衰竭终末阶段。尿毒症在早期不具有特异性症状,在出现头晕呕吐、疲倦等症状时,极易被人们忽视,造成病程延长,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应当熟练掌握尿毒症前兆,以便积极发现疾病与治疗疾病,不至于产生严重后果。在我国有关数据中指出,近年来肾病患者数量不断升高,对患者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当发展到尿毒症阶段时,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危害不小。在尿毒症发病初期存在多种症状包括浮肿、疲倦、尿量减少等,详细如下所示:1)脸色发白或发黄,这主要是因贫血引起。肾功能损伤多伴随贫血,而贫血发展较为缓慢,在一段时间中反差很小,往往不受到人们的重视。2)浮肿。这个症状极易被察觉,这主要由于肾脏无法将体内多余水分及时清除而引发,在早期存在眼睑浮肿与足踝部浮肿,在一段时间的休息以后可消失。当进一步发展到全身浮肿或持续性浮肿时,表示可能进入到尿毒症期。3)消化系统症状。此为尿毒症最常见、最早期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味觉障碍、胃口不好等,部分患者还存在便秘、腹胀、腹泻等。尿毒素潴留对消化功能产生影响,引起食欲下降,然而,很多患者不会将此症状与肾病联系起来。4)极易乏力、疲倦。此为早期症状,但是极易被忽视,人体疲劳属于正常现象,在休息以后症状好转就更加容易被忽视,而且引起疲劳原因很多,特别是长时间工作者,疲劳更加常见。5)尿量减少。肾脏滤过功能降低,很多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存在尿量减少现象,部分患者的尿量正常,然而,随尿液排出毒素减少,无法完全依靠尿液对肾功能情况进行判断。因此,对尿毒症症状全面了解十分重要。6)高血压。当肾脏损伤以后无法进行正常的排水排钠,在机体发生水钠潴留,此外,肾脏在损伤以后会分泌升高血压物质。基于此,尿毒症早期往往会伴随不同程度高血压。若患者血压升高,且凝血机制变差,极易出现齿龈出血或者鼻出血,应当引起注意。
2、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方案
(1)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以同情与理解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关爱患者,并掌握患者痛苦与不是,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坚定患者信念。护理人员可教会患者简单的缓解痛苦方式,例如听音乐、想象、松弛疗法、遵医嘱使用止痛剂等。
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安全设备应当齐全,确保患者能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与休息时间,减轻恐惧感与痛苦感,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2)临床症状管理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满足患者排泄、饮水、饮食、氧气等多方面需求。若患者呼吸困难,需满足患者氧气需求;若患者因腹泻、呕吐等引起水分丢失,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缺水症状,如皮肤失去弹性、嘴唇干燥、口渴等,及时补充水分;若患者出现少尿、多尿、腹泻、便秘的排泄异常现象,需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可促使排泄功能恢复正常。护理人员应当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缓解患者症状,降低不适感。
(3)心理护理
患者在生病住院以后,往往会感到自己就是他人负担,且因为身体不适,极易出现烦躁、抑郁等情绪。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当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运用沟通技巧,鼓励患者将忧虑与担心说出来,并帮助患者由不安中解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自信心,面对生活与疾病。若患者病情严重,往往伴随恐惧感,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将恐惧感解除,并体会到生命价值。护理人员需尊重患者、关心患者,重视患者特性,不能够尊重患者宗教信仰、隐私、个人习惯等,在称呼患者时需使用尊重语气,协助患者完成生活自理。
(4)内瘘血管通路管理
当尿毒症患者不具有成熟内瘘血管通路时,很多患者选择临时性深静脉置管术,可持续使用3-5个月。临时性深静脉置管置管部位主要为右侧颈内静脉,对日常活动十分方便,可减少不便,应用效果显著。在使用临时性血管通路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尿毒症患者在日常穿衣时,不能穿太紧的衣服,尽量选择开胸式的衣物。同时,不能进行剧烈运动,预防导管滑落。当导管出现脱落时,伤口将出血,此时首先应当做好伤口止血,采用无菌纱布按压伤口,保持15min以上,若患者出血不止或者存在不适,需尽快就医治疗。患者不可用力咳嗽,避免管腔中负压增加,血管反流,将导管堵塞,在必要时,可指导患者取抗凝血药物服用治疗,且遵医嘱用药,促使管道堵塞发生率有效降低。尿毒症患者存在伤口感染现象,因此,在导管留置时需做好卫生管理,伤口局部需干燥、清洁,擦身时不能将敷料弄湿,在洗头时患者可采用后仰卧位洗头,使用保鲜膜将脖子包裹起来。在夏天,由于出汗极易将敷料弄湿,此时应当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敷料进行更换。当患者的透析治疗的时间间隔很长,每周应当更换2次及以上敷料。若患者存在感染迹象,应当准备好百多邦软膏,在透析结束以后可使用药膏治疗。除此之外,在睡觉时应当保持置管对侧卧位体位或者平卧位体位,不可做重体力活,不可剧烈咳嗽,日常饮食需清淡,以富含维生素食物为主,确保大便通畅。
总结
尿毒症患者多伴随身心伤害,在治疗过程中,应当由护理人员、患者家属等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满足生理需求。同时,由护理人员讲述疾病知识,指导患者充分掌握自身状况,消除恐惧感、陌生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在护理人员努力下,患者各方面需求得以满足,有助于患者发展与建立促健康行为,激发患者对生命的热爱与健康的渴望,学会逆境中生存,促使生活质量有效提高,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