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梦
达州市通川区人民医院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形成原因与患者十二指肠液大量长期反流有关。分泌过多的胆汁会在逆流的情况下进入胃部,给胃部的黏膜屏障造成刺激和损伤,长此以往,患者的胃部黏膜在这样的刺激之下出现了慢性炎症性病变,从而造成了胆汁反流性胃炎。当前临床还未对于胆汁反流型胃炎作出统一的诊断标准,但大部分医院借助于胃镜观察和病理学的相关诊断,即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和单纯的中医药方治疗均未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方面达到预期的治疗成效,临床专家们逐渐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希望能够借助于中西医之间的相互协作和优势共存,探究出能够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1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中医主要采用于传统的中医药方。最基本的中医药方包括柴胡10g、炒枳壳10g、香附10g、苏叶10g、陈皮10g、炒白芍15g、焦六曲15g、炙甘草3g。在此基础之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适当在药方当中进行中医药的加减。譬如存在肝胃郁热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其药方当中加入黄芩、煅瓦楞、蒲公英、左金丸等;表现出湿阻气滞现象的患者,建议可以在药房中加入厚朴、砂仁、豆蔻、泽泻等;有中虚气滞问题的患者,党参、白术、茯苓、鸡内金能够针对此些问题起到调节作用,存在显著胃阴不足表现的患者,应该要在药方当中额外加入沙参、生地、麦冬、石斛等,当然,视患者的不同病情可以酌情将添加药物改为佛手、绿專梅、玫瑰花等起到理气效果的药。如果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了很严重的呕吐现象,在药方中加如半夏、苏梗等药物即能够有所缓解。总体来说,中医药方的可调节性较大,应该要在经验丰富的中医的诊断之下,基于基础药方进行合理科学的加减。
针对胆汁反流型胃炎患者的西医治疗就相较于中医治疗要简单许多,西医治疗主要借助于几种常见药物,普遍应用的是普瑞博思。每日服用普瑞博思三次,要求患者在餐前30分钟左右完成药物服用。此种药物的服用剂量通常为5毫克,但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酌情增加药物剂量,但同样也是分为每日三次服用。
在临床上如何对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否有效,则应借助于胃镜检查的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完全消失,且胃镜复检发现患者的胃黏膜已经恢复为正常,未见胆汁反流症状,则意味着中西医结合治疗起到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成效。但如若只是临床症状有较为明显的缓解,胃镜发现胃黏膜炎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基本不存在胆汁反流现象,则也能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发挥了一定疗效的。但如若胃镜复检发现患者的胃黏膜损伤变化情况不大,症状也没有明显的减轻,则说明此种结合治疗效果并未起到任何作用。胃镜复检以及患者临床症状的评定均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个月之后进行。
2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评定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待胆汁反流型胃炎,主要认为是十二指肠内容物在逆流的情况下进入患者胃部,内容物当中的胆酸、胰酶以及溶血卵磷脂会对于胃黏膜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导致胃部炎症的出现。患者的胃部胆汁反流情况若是越严重,则胃部炎症的病变情况也会越重。已经遭受到明显刺激和损伤的胃部黏膜,则更容易在后续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情况下受到进一步的破坏,酸及胃蛋白酶进入到胃部之后则会加重胃部炎症、溃疡情况,导致胃癌等更加严重疾病的出现。西药当中新推出的促动剂普瑞博思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胆汁反流方面能够起到较为独特且显著的作用,但如若想要借助于这种药物实现彻底治愈比较困难,需要在长期服用之下才能够维持治疗效果,一旦撤除药物容易导致病情复发,且临床总体复发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既然专家们将此种疾病的治疗方向转移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则应该要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待此种疾病。胆汁反流型胃炎在中医方面属于胃脘痛、痞胀的范畴,认为此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存在郁滞、湿热、淤血、气虚等问题而导致的。气机阻滞在胃部,则会导致不通则痛的现象发生。中医药方当中的柴胡和枳壳能够在一升一降的作用当中起到调理气机的作用,苏叶和陈皮还能够疏解肝脾;佐焦六曲能够起到消疲的作用;白芍、甘草的成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急性疼痛。基于现代药理的研究内容,能够发现以上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胃肠道平滑肌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的是双向的,能够加速胃肠道的排空速度。临床治疗显示,此种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借助内镜也能观察到患者胆汁返流及粘膜炎症情况有逐渐愈合或明显改善的良好发展趋势。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向来讲究治标治本,在整体且辩证的指导思想之下,也进一步借助于联合用药巩固了治疗成效,显著降低患者临床复发几率,从远期治疗成效来看,也能够收获令人满意的维持治疗效果,可以考虑被作为该领域临床上的进一步研究内容和主题,以求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