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护理干预新进展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包镜伊
[导读] 骨质疏松髋部骨折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老年群体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

        包镜伊
        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骨质疏松髋部骨折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老年群体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个体行动能力比较弱,不慎跌倒后容易引起髋部骨折。下文对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发病机制、护理相关内容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字:老年人;护理;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研究进展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且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骨质疏松则是引起老年髋部骨折的重要因素,老年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因病情及治疗方法复杂,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文针对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在临床上的护理方法作一综述。
1.老年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病因分析
        骨折疏松作为引发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因老年群体骨质疏松,导致骨小梁变得非常脆弱,受到外力撞击容易引起骨折。年轻时人的骨骼处在成骨或破骨动态平衡中,骨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中年以后,骨量慢慢减少且骨强度降低。老年人骨组织量下降程度明显,如果维生素D或者钙物质等缺失,会引起骨折疏松疾病。因老年群体行动比较缓慢、听觉及视觉明显下降,极易发生摔伤的可能性,骨折发病率较高。
2.护理方法
2.1健康教育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骨质疏松防治办法,向患者介绍诱发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因素、补钙剂量等,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此外,利用视频、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方法让患者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促使患者了解疾病发展状况,对患者存在的疑问给予解答,提升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补钙的作用,指导患者日常多食用豆制品、肉类等,食用新鲜的蔬菜及水果补充机体所需维生素,促进钙质的吸收[1]。对于吸烟患者要求其戒烟,日常少喝咖啡,每日保持适量的运动,切勿开展剧烈运动。陈斌研究指出,老年骨折疏松性髋部骨折实施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评分,促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2]。
2.2心理护理
        随着患者年龄不断增长,生理功能慢慢减退,各器官功能有所退化。加之,因患者心理方面发生改变,感觉及反应功能迟钝,因此,护理人员对于老年患者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尊重,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心理护理是一种用于调节、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模式,依托护患之间的沟通,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身心处在放松的状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依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信息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老年患者因自身适应能力及接受新事物能力差,对疾病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

此时,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做好相关知识宣教工作,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促使患者消除顾虑及不良情绪,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开展护理工作中,对于那些配合度、依从性较低的患者,护理人员不单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还应表示理解,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疾病。张永萍研究指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接受心理干预结合综合康复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3]。
2.2运动干预
        所护理人员日常要注意观察老年骨折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全身状况,对无法很好配合者,耐心做好劝说工作,指导患者开始合理的运动锻炼。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姿势,遵循适量、全面的原则开展训练。先指导患者活动大肌肉,慢慢训练活动小肌肉,促使相邻骨折均能承受适当的压力。运动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患者耐受能力范围之内慢慢增加运动量,主要开展低中度活动,包含打太极、散步等。日常运动中,按照全身与局部运动相结合,依据患者不同症状选择恰当的运动方法,如:腰背疼痛者可以加入腰背肌肉锻炼,让患者练习立正姿势,慢慢点起足尖并抬高足跟,昂首挺胸,随后,足跟慢慢向下着地,反复进行锻炼。对于运动受限者,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开展起坐练习,依次活动患者肩、髋部、手指等关节,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李炳烨研究指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开展运动锻炼,不仅能改善患者骨密度情况,也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4]。
2.3循证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及舒适度,遵循科学理论为指导,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合理的护理。骨质疏松髋部骨折作为老年人的多发病,采用循证护理对患者实施干预,能增强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主动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循证护理模式中小组成员依据患者病情发展及自身护理经验,深入分析影响患者预后及其治疗措施相关因素,及时解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李玉研究表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行循证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也能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促使患者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5]。
        总之,恰当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运动干预等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开展循证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秀梅.探讨并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6):85-86.
[2]陈斌.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5):79-81.
[3]张永萍.心理干预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8,31(6):127-129.
[4]李炳烨.分析运动锻炼对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具体效果[J].饮食保健,2018,5(8):36.
[5]李玉.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8,24(30):223-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