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在儿科护理高峰期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白丽萍 石丹 通讯作者
[导读] 分析儿科护理高峰期中应急管理的实施效果。

        白丽萍  石丹 通讯作者
        陆军第七十九集团军医院 辽宁省辽阳市111000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高峰期中应急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儿科患儿展开分析,根据护理管理法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各组45例,比较各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率71.11%;观察组满意率97.78%,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高峰期加强应急管理,可提高患儿干预效果,降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应急管理;儿科护理高峰期;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儿科患儿年龄普遍较小,患儿的免疫能力水平低下,难免会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据此加强应急管理可提高护理水平,具有一定实践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儿科患儿90例资料回顾分析,按护理管理法将其分成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对照组,男患儿30例、女患儿15例,平均年龄6.5岁,采取常规应急管理;观察组,男患儿25例、女患儿20例,平均年龄7.5岁,采取应急管理,比较各组护理管理效果。排除标准:(1)患有重要脏器质变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疾病患儿;(2)不配合此次研究的患儿。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
        观察组采取应急管理:
        首先,医院应构建一支应急管理小组,其中由高年资护士来担任该小组组长,对各组成员工作合理安排,结合护理人员性格、年龄、状况来分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其效率[2]。
        其次,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管理,通过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来提升其护理水平,掌握多项技能,同时对儿科护理中各种安全隐患加以了解,在培训活动中还应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强化,确保其风险处理能力的提升[3]。
        为了避免发生危险性行为,护理人员还应加强病房巡查,对于情绪焦虑的家属及时安抚,提高护理管理的效率及水平[4]。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百分比(%)表示计数数据,比较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意义时,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效果
        对照组中20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中30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一:

3讨论
        为了促进患儿身体早日康复,在儿科护理中应做好护理安全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对各项护理工作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只有从各方面来引起重视才能及时找出风险因素,并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对策,为患儿的人身安全予以保障[5-6]。
        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各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中10例患儿发生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22.22%;观察组中2例患儿发生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4.4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我院儿科患儿中采取应急管理可提高护理管理效果,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7]。
参考文献
[1]赵丹.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中采取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及护理管理质量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12):1538-1539.
[2]刘阳.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小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应用及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1):78-80.
[3]祁巧莉,李小玲.细节管理在儿科输液护理带教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9):49-52.
[4]陈晓丽,夏丽萍.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28):147-148.
[5]黄明桂,曾沁,林义,罗玉梅,刘丽.目视化管理在儿科护理安全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97+199.
[6]陈联水,叶琳佩,林海芳.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6):129-130.
[7]刘伟.细节管理在50例患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7):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