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摘要】:就业工作从始至终都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高校的历年招生指标以及高校各项工作考核。思政辅导员作为就业工作的第一线人员,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也知道这项工作的困难重重,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我们一直在摸索和探讨的一个问题。本论文主要是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做出一个探讨,以及如何有效开展毕业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辅导员;就业;毕业生;思考
一、社会环境情况
2020年注定是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根据全国数据来看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有900万人。对于2020届的高校毕业生来说,2月新冠突发,而俗话“金三银四”是就业的黄金期,对于这届的毕业生来说求职择业是举步维艰,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重重,就业形势极其复杂严峻。作为高校辅导员既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关键性,切实增强我们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有大局意识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方向,并且也要看到国家教育部门出台的一列大力促进就业和创业的一些帮扶的政策,辅导员进一步增强和坚定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如何去做好特殊形势下的高校就业工作,是所有高校辅导员面临困难的一项工作任务,促进大学生在毕业后能找到稳定且合适自己的工作,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广大家庭的生活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行业发展。
二、就业指导与反思
作为高校负责就业工作部门要将“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就业工作的稳扎稳打,全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而辅导员肩负起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等一系列工作,而在就业工作中,辅导员是作为最核心的主体,要积极深入开展就业工作,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了解就业形势,积极开展好最重要的就业指导工作。
1、强化主体责任,加强毕业生工作的组织领导。
作为高校,要切实落实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全院教师共同参与,教师要将学生专业教学同就业相联系,进一步健全校内相关机构分工合作负责制度,协同推进、教师行政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工作环境。二级学院要主动规划就业创业方案,细化精确化就业相关工作,动员任课教师也参与其中,追踪就业信息,促使毕业生工作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和落实到位。
2、重视全过程育人,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意识。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负责人,辅导员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以及相关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到人民以及社会需要的地方去就业。辅导员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重视全过程化,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诚信意识、就业创业意识、感恩意识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之中。
在大学一年级的主要教育过程中,重视大学生活规划的教育,让任课教师也充分的加入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讲解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及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认识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能够清楚知道自己大学四年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与计划,对自己的今后想从事的职业有初步的规划;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侧重进行引导性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根据自己定的计划,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等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提升,鼓励学生多考专业证书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相关的社会工作经验;针对三年级学生逐步加强对目前社会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加强择业技巧指导,从如何去,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难调整就业心态,引导他们主动适应社会,教育学生把个人志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而对于即将面临社会的学生来说,大四这一年是学生思想波动比较大、最容易迷茫的一年,学生的就业意识以及就业心理是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作为辅导员,应该深入到学生生活当中,走进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对于即将毕业就业的想法,同时为了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能够信心百倍地步入职场,作为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各类主题班会,就业培训会等等引导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树立就业信心、提高抗压能力和提高感恩母校意识。
3、创新方式,重视个性化指导,改善就业服务能力。
辅导员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因势利导,针对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自己就业指导方案。只有这样用心对待学生,也只有进行个性化、特殊化就业指导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确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尤其是针对于那些在平时学习生活观察来看,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较差或临场面试能力比较弱的毕业生,辅导员开始个性化指导,通过定向培训的方式,提高毕业生比较薄弱的地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困难,重新树立就业信心。
4、拓宽就业方向,着力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辅导员要引导毕业生进行基层就业,而目前的就业方向不能只是单纯地放在国企、外资企业、公务员以及中小企业等,要融合当前社会的一个发展状况来看,经济社会的建设,更加需要基层工作人员深入到千家万户中解决民生问题。逐步地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在本来就很激烈又很特殊的就业环境下,国家全面支持大学生就业,针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各项政策,比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等这一列的政策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因此要全面地树立大学生个人意识和社会责任并重,改善就业的意识。从目前的一个现状来看,作为学生的家长,意识也比较薄弱,认为只要去到国企或者公务员、事业编才会拥有好的出路。作为高校辅导员在不断地改善学生的就业意同时也要增强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增强与家长的联系,改变对于择业的陈旧观念,促进学生能够多渠道就业。
5、建立信息联系关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特点,作为普通的高校来说,毕业生普遍的科研能力比较弱,作为校方以及辅导员,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校友联系制度,发布相关的求职信息,帮助就业。同行业协会建立融合关系获得行业的认可,加强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对口输出专业的人才。在校期间提升学生的专业质量、专业技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实现就业第一步。
三、结束语
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毕业生求职压力倍增,社会的经济状况以及学生“二战”考研、暂缓就业、不就业等情况明显增多。稳住学生的心态是作为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和责任,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积极的实现和落实对接毕业生,了解熟悉毕业生的自身以及家庭具体情况,剖析清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自身的条件,一人一册个性化的指导,化整为零,进行建档处理,网格化的管理,通过多样化信息方式联系到毕业生个人,辅导员是离毕业生最近的人,作为引导圆梦之人,我们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参与更过的就业指导培训或者进修,考取相应资格证书,能够更好地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闫永兰.浅谈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班辅导员与就业指导工作[J].现代营销,2012(04)
[2]李植美.探讨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4(07)
[3]李睿.?浅议高职学生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