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赵雁秋
[导读]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

        赵雁秋
        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 3211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常规护理组与临床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法,临床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法。结果?临床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要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存在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升患者对于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引言
        糖尿病是内分泌疾病之一,主要是因微生物感染、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胰岛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脂肪、糖以及蛋白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类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糖尿病发病率仅次于肿瘤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此疾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稳定,后期极易出现眼部、足部、肾脏的衰竭病变,并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为改善这一情况,需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以及自我管理意识。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者心肌急剧短暂性缺血、缺氧导致前胸产生阵痛,在劳动刺激或情绪波动时产生,每次阵痛可持续3~5min,症状在患者适当休息或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消失。当冠心病发作时还可伴随其他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在冠心病发作时需立即休息,症状严重者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缓解,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升治疗依从性,避免患者因存在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常规护理组与临床护理组,各30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2~84岁,平均(57.03±4.28)岁。临床护理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85岁,平均(56.98±5.18)岁。组间对比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不具备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方法,临床护理组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入院注意事项,介绍病房环境和相关医务人员,使患者知晓院内相关安全知识和休息时间,评估患者病情,使其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2)入院第2天①饮食护理:询问和了解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之后结合相应膳食营养标准为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并叮嘱患者每日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叮嘱患者一些饮食禁忌,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食物。②康复训练: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先从简单的散步开始,之后根据其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有氧运动、太极拳等,但需以患者承受能力为主。在运动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在患者身旁协助。③心理疏导:冠心病是一种慢性心理疾病,治疗周期往往比较长,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以及药物副作用,往往使患者情绪不佳,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要对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的压力,释放患者的负面情绪,以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3)入院第3天结合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之后将具体疾病结果为患者进行讲解,还需为其讲解治疗方案、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等详情。并重点讲解治疗配合度和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可以正视自身疾病,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治疗依从性。(4)入院第4天重点为患者讲解疾病临床特征和表现,同时为其讲解病理因素,告知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应对措施,提前为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还要为患者讲解坚持适量运动的必要性。(5)入院第5天至出院前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日按时指导患者开展各项活动,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及时纠正各项错误认知。叮嘱患者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眠时间,切忌操劳过度并禁止手提重物。(6)出院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出院指导,为其合理安排出院后的生活方式,使患者始终保持科学饮食和适当锻炼,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改变药量,在发现异常状况时需及时来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记录。护理满意度使用自拟问卷,共有10个项目,每个项目5分,分值在0~25分的为不满意,分值为26~40分的为比较满意,分值为41~50分的为非常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要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典型症状即血糖偏高。一般情况下,血糖升高时相关病症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患病早期大多数患者的并不会发现。发病初期会出现皮肤干燥发痒、异常口渴、身体乏力以及反复饥饿感等征兆。糖尿病治疗周期较长,且要求患者有良好的遵医嘱行为,合理控制饮食,按时按量用药,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防止并发症发生。因此单一的药物治疗并不足以控制病情发展,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才能达到血糖稳定、降低并发症的目的,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根据患者住院时间,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有效、优势的护理服务,增强患者健康意识,控制病情。
        作为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其致病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目前,冠心病在我国中老年人当中发病率较高,特别是中老年男性。冠心病的治疗,通常是采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口服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能够比较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但是,患者在病发期间,由于呼吸困难、恶心、两肋疼痛、胸口麻木等症状的影响,患者不能自理。因此,常规的护理,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我院根据多年以来的临床调研,以及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护理中的不足,针对在我院进行冠心病的60例患者采取了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的优势是:从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这种护理不仅仅是日常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更多的是从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不仅能大大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因此,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靳菲菲,南海歌,陈洁.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3):3229-3232.
[2]黄芳.研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68-169.
[3]范秀玲.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7):161-162.
[4]朱锋,周焕芳,朱丽萍.临床护理路径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8,28(06):554-556.
[5]蒋冬梅.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2(09):100-101+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