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论述。方法:选取118例我院2018年2月到2020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帮助恢复神经功能,让患者对护理治疗更加满意。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脑部组织出现局部的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出现缺氧性的病变坏死,中老年人是脑梗死疾病的高发人群,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当前,对于脑梗死的治疗,临床上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实践表明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护理中,依据临床经验、患者的想法和最新、最好的方法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选取118例我院2018年2月到2020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对循证护理的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18例我院2018年2月到2020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中,男女各36例、23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5.8±7.5)岁。实验组中,男女各35例、24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65.6±7.9)岁。所有患者经过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同时排除其他重要脏器异常患者、深度昏迷患者以及合并脑疝患者。就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将治疗情况介绍给患者,为患者提供干净、安静的住院环境,依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并报告处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询证护理。(1)建立询证护理小组。在医院科室中建立询证护理小组,并开展培训工作,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提出询证护理问题,同时探讨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制定护理方案。护理人员要科学的评估患者的具体病情,并通过临床经验和以往成功治疗的案例、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护理方案。(3)心理护理。要科学的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与情绪上的安慰。尊重患者的民族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用和蔼的态度、耐心、细心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2],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要,并将治疗成功的案例讲解给患者,使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4)饮食护理。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饮食要注意清淡、容易消化,并注意摄入均衡的营养,保证患者维生素、纤维素以及蛋白质的摄入,禁烟禁酒、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5)康复训练。做好患者的康复训练,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讲座,让其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意义,并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训练方式。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强度从低到高缓慢过度,训练逐渐逐渐加长,并鼓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康复训练。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焦虑(HAMA)、抑郁(HAMD)以及神经功能评分(NHISS)进行观察记录[3]。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处理本文的数据,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以及精神状态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以及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png)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和致残率的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危险性疾病,对于患者的恢复而言,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循证护理作为新的护理方式,要比传统常规护理干预更具优势。循证护理有着很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客观性[4-5],护理方法科学有效,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依托循证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和评估患者的个体情况以及病情,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详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6-7]。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探讨患者病情与发展,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让患者对治疗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从而实现良好的康复效果[8]。临床实践表明,循证护理能够很好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因此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通过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神经功能评分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实验组患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也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可见,循证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并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更加满意。
总之,循证护理应用到脑梗死患者中能够使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得到提升,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说明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梅.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2):26-28.
[2]王艳芸,童琳,陈玲,刘银凤.循证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不良情绪改善的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2):50-51.
[3]杨彬彬.中医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2):121-122.
[4]赵秋娥,卢振产,沈轶倩,徐金粉.循证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1):1966-1969.
[5]蔡婵娟,秦军.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3):151+167.
[6]文加霞. 评价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143-144.
[7]孟敏.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217-218.
[8]王馨鑫.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3):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