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珍珍
延安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现成的教学案例较少,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自觉根据不同知识,不同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有效地开展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教学。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会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够轻松地接收到教师的语言信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关注学科整合,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学科整合、数学课堂、策略
引言
根据新课改相关要求,在开展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活动时,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形成与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品格,形成对问题解决的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当前时期,学生在学习各个学科知识时,其本质特点在于各个学科所能够展现出的学科素养,可以将学科所具有的育人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时,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形成具有学科特质同时又能够跨学科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来说,受课堂组织调控灵活性、学生行动响应与师生默契程度等因素影响,基于核心素养前提,开展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时,应注重同其他学科的整合,由此促使学科教学实效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注重加深学科整合,促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综合与实践活动”要体现在“综合”,这种综合表现在数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表现在与其他学科课程及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综合,还表现在解决问题时各方面能力、方法、工具的综合。数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与其他学科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如“漳州小吃”“舌尖上的数学问题”课题研究将数学中的统计知识与语文园地、海西中的《闽南小吃有故事》、劳动课做家务、美术中制作广告、信息技术课制作PPT等课程加以整合,学生从实地调查漳州小吃在学校周围的分布情况,从网上、书上调查漳州特色小吃文化,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漳州小吃的制作情况,再到学生制作品尝美食中的配比,优惠方案及美食交易等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将数学知识创造性的融合多学科的学习与实践,这个过程实施中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应用能力。这样开展实践活动,既能加深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又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本质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教学中不断拓展,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二、小学体育与数学学科整合优化,有利于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没有吸取其他学科的优势和教学模式,总是关起门来授课,丝毫没有在课堂中摄入任何的知识和精神,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将小学体育教学和小学数学学科进行整合优化这一伟大的尝试,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考虑到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实际的接受能力不难发现,这种方式是可以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上实行的,小学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发散思维的作用,学生能将在数学课堂中的一些思维转移到小学体育课堂中去,再结合小学体育学科本身的趣味性,实现了二者的完美融合,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了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在学习有关统计图制作的数学知识时,这类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数学知识,以此进行优化,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三、小学数学结合信息技术,合理创设有效情境
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大多是具备充分的连贯性,而为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率,同时降低新课程的教学难度,教师需要充分做好对课程的导入工作。同时,导入工作的成效高低也直接意义上决定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创建一个具备教育价值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此时,教师即可考虑引入信息化技术,来辅助课程情境创设的相关任务。当前互联网具备资源量大,内容丰富且高度共享的特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互联网资源中找寻有课程引入作用的资源和内容,用以创建更为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够尽快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对知识的疑问,后续的引入工作即可水到渠成。例如,在进行负数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即可找寻一定天气预报的动画片资源,在课程开始前请学生扮演“天气预报员”的角色,学生通过听播报,获知温度有零上和零下之分,激发学生对于零下探索兴趣,再引入后续的理论知识内容。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同科学学科的整合策略
对于小学数学和科学学科来说,二者均为自然科学,存在很多相通之处与相似的知识点。同时,学科教学的理念基本一致,在学科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活动与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教师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可以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同科学学科实现深度整合,着力推动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在实施数学和科学学科整合前,应对二者教材的内容深度了解,并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建立学科整合的整体观念,对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存在的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进行有机整合,同时对学习运用学科知识的领域不断地进行拓宽,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由此为促进学生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美术学科的整合
美术课堂往往是轻松愉悦、活力无限的,这和严谨认真的数学课堂有着明显的差异。让较沉闷严肃的数学课堂吸收美术课堂轻松活跃的氛围,让较抽象难懂的数学融入具象艺术,借用视觉的冲击感简化难点,将学生被动的学习化为积极主动的求知。
结束语
伴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着力打造更为精致的课堂,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由此促使学科整合所具有的隐形育人功效得以充分发挥。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对于教学互动的默契更为关注,对于师生间情感更为关注,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科整合的策略灵活运用,才能在课堂教学时更为合理地运用整合策略,促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对于其成长发展更为有利。
参考文献
[1]彭彩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0(02):57-58.
[2]郭方年.小学数学主题式假期作业设计与案例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135+138.
[3]莫楚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有效性[J].家庭生活指南,2019(11):201.
[4]俞蕊.小学数学解方程知识的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2019,8(30):105+142.
[5]廖莉莉.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与儿童阅读整合[J].当代家庭教育,2019(2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