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马海者
[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新兴技术也随着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马海者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香水镇园子小学 7564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新兴技术也随着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所以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以此来冲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完善课堂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于“互联网+”;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正文:
         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以及创新,加强信息化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如何将其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融合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学习并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吸引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当前“互联网+”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综合的探讨,希望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互联网+”下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研究的重要性
         (一)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
         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一些抽象的特征,通过互联网与信息化技术结合,来使师生更好的理解这种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对发散思维和抽象思维还没形成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另外,教师通过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能更好的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进而降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将数学知识由复杂变为简单,变抽象为生动,进一步将老旧的教学模式冲破,提高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以及效率。
         (二)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都有着很紧密的逻辑性以及链接性,这一特点也成为了不同性格同学的分水岭,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数学的理解程度差异,导致了这一问题的产生。尤其是在随着课堂内容的叠加,难度也在不断的提升,更加明显的拉开了学生的成绩差距。老师也没办法兼顾全班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尝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上,增加课堂的活跃率,全面提高课堂效率,直接缩短学生的差距。
二、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模式也紧随其后不断改革,新时期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但对教学理念的理解还没有到达顶端,教师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固定的理解,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没有及时的发现问题,在课堂效率不高的情况下,教师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导致差生越差,还存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网络上的一些论点以及数学推理缺乏结合,还停留在原地。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死记硬背,没有变通,在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结合为一体。改善教育制度和体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二)教学反思及教学评价不足
         教学考评过程中,要及时跟进小学的教学课堂中,以便及时发现教师的弊端行为进行更正,还要避免教师的太过注重教学内容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进行评定和改进,即使跟老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做出评价,发现弊端要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完善。第一,教学反思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抓住事情的本质,在对问题进行精准解剖,进行分析以便以后的改进。第二,部分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自我提升能力有待提升,不能及时吸取其他老师的宝贵意见。第三,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学生对老师课堂评价不了解,两者缺乏互相了解,老师对学生的作业机械性批改,以及互动缺乏对学生的情况掌握不够全面,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做不到高效率结合。


三、“互联网+”技术打造小学数学新课堂的原则
         1.在信息化教学的深度结合下,教学模式有待继续提高,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极其强烈,导致在教学模式转换的开始得到了激烈的相应。在老旧模式的前提下,学生经常容易在课堂上走神,在课堂上难以集中精力,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下滑。所以在融合了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结合,整合资源进行资源互用,将复杂的数学逻辑以及思维,以动画,图片,音频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新的课堂模式。
         2. “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留下了创新性的原则,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想打造全新的课堂模式,就要遵循创新型的原则,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小学生数学的练习以及数学知识方面进行不断地增加趣味,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性和自主思考性,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四、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对策
         (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数学作为最难理解的一门科目,与语文英语等学科相比,数学更相对于想象力与思维的结合,抽象化的数学公式以及推理逻辑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中无法得到提升,进而影响到了教学进度,要在本质上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教学方式要能在有限的环境创造无限的想象,借助多媒体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学习方法得到根本的解决。
         (二)结合各种网络社交平台,落实家校合作工作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取得良好成绩,掌握所学的知识,这些并不能对学生产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在信息化技术落后的时代,家长与学校没能得到更好的交流,学校也很难将家长的反馈及时做出对应的改善,造成家校联系的空档。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时代完好的促进了家校合作的发展,使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更为密切,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被监控。因此,国家提倡“家校合作”的工作模式。
         (三)培养合作习惯
         在日常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学习能促进集体合作以及思维开发来完成,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以及团队意识,让学生有了合作意识,从而扬长避短,见识到别人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及时改正。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让家长有意的去培养孩子的合作习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体现自己的优势,与别人能共同探讨问题。通过合作学习解决不熟悉的问题,能使学习效果大大提升。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交际,要学会倾听正确认识别人的意见,才能从别人眼里看到自己让自己蜕变。要把重点在课堂上,生活中要注重老师所讲的重要内容,对重点知识要加强自己的理解,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为自己所用,才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打造新数学课堂期间,应该积极采用互联网技术,遵循科学化与合理性的原则,统一相关的互联网技术课堂应用标准,制定完善的教学创新方案,合理创新“互联网+”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方法与措施,调动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的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打造出全新的课堂模式,保证互联网技术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郑洪艳.“互联网+”下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探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59.
[2]封雅琴.“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J].家长,2019(35):73.
[3]吴雪莲.“互联网+”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黑河教育,2019(12):51-52.
[4]王珍.“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初探[J].学周刊,2020(01):140.
[5]张作嵫.“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