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翠兰
广西南宁市横县百合完全中学 530302
摘要:物理学科是高中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科目,在这一学科中要求学生具备比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这个能力,尤其是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找到题目中心点,进而影响学生对于相关题目的解答。所以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而在众多的方法中推理法的应用效率更高,与此同时还能实现帮助学生发展逻辑能力的目的,效果比较好。本文就主要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例,主要针对推理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运用实践进行探究,希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题目解答;推理法;具体运用策略
引言:
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相比于初中要更深入,这也就造成学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无法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掌握。同时,其也分为很多部分,包括力学、电学、磁场等多个内容,很多知识从意识形态上相同的,但是学生并没有现成这种意识,因而知识的学习没有成系统,而是独立的;所以在面对很多题目的解答时,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差的,很多题目的解答往往只进行一半,剩下的一半学生根本就不会发现。推理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也是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形成的重要内容,如果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一能力的应用,便可以很好的提升效率。
一、推理法介绍
在应用这种方法是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所以在具体解题时,学生一定要具备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使用相关的条件进行问题本质的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从知识的最浅处慢慢地探究到知识的深层次,进而形成一种非常好的习惯思维。在物理题解过程中,推理法的应用有这样几种形态:第一种是模式化,简单来讲就是寻找事物的共同点,然后以此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将不同的知识通过相同点连接在一起,这会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性[1]。第二种是等级递进,简单来讲就是需要从易到难,不能跨越阶段去进行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解答,如果没有完好的下层建筑,那么上层很快就会坍塌。对于推理来讲,层级递进是基础,也是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第三种是多方向性,物理题目虽然有一个答案,但是过程却有很多种变化,每一个学生都会对其中一种进行掌握,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同一种题目的多种解法,这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结构的完善性,并且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具体运用策略
(一)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的流程为:例题、例子、结论、检验,这个过程中会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在很多例题中都会使用。当然这就需要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对其中非常明显的知识点进行掌握,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可使用条件,明确解题的思路,进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A. B. C. D.
用归纳推理的相关方法对这个题目进行解答,首先就需要对木箱受到的力进行分析,从整体性来看,木箱受到的力分别有两个,拉力、重力,其中前者是向上的,后者是向下的。在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顺利列出一个方程式:,则所受到的力F为,因为其下降了H高度,所以所做的功W为-FH,即,所以本题目要选择B。在这个题目的解答中,学生需要利用归纳思维首先明确拉力所做的功,然后以此来推断克服拉力所做的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相关的解题技巧,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不同的,其需要首先进行定性的分析,对相关的物理状态以及运动的过程要进行明确,然后再进行解法的探索,整个分析探索过程是定量的,在利用物理公式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物理公式的用法和用处。比如说在电磁相关题目的解答中,首先学生要明确电场和磁场的方向,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强度分析和探索,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就需要对运动的物体进行力学分析,一般情况下物体是以匀速运动状态行进的,这使得学生的定量分析成为了现实;所以学生要明确匀速运动这个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相关的题目的解答[2]。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电磁方向的变化进行掌握和推理,而使用的方法就是演绎推理,洛仑磁力、电场力、重力三力和为零,这是定量分析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推理法对于高中物理的相关题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值得教师在解题教学中传授的;同时,其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从而让学生在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中有更高的效率,而且这对于这一学科的教学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明确推理法的相关内容,然后再具体的教学中积极地应用;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能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应用推理法,如果采用这样的办法,可能会让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丧失兴趣,这反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这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需要对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熟练掌握,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趣味课堂中学习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宏胜.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实践分析[J]. 当代教研论丛, 2019, 000(004):P.62-62.
[2]杨航. 推理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 660(04):8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