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文斌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九中学 1581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基于素质教育概念下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的进步与优化,在诸多创新的教育理念之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的理念脱颖而出,使得数学教学有了更加明确的教育方向,也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引言:
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展开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学科素养教育与基础知识教育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在数学的素养教育中,主要围绕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展开,因而在教学时,教师亦可将其作为教育的核心,来开设课堂教学。
一、关于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长河中,学科的核心素养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被发掘出来,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方向,也都主要围绕着各个学科所应当学会并具备的技能展开,进而细化到各个明确的教育方向来的。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背景下,帮助学生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促进学生更加科学全面的学习学科知识,深度掌握学科内容,更是教师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在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学生最主要的思维能力素养是关键,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的能力,围绕着这些思维能力,教师更需要创新现有的教学方式,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来进行教学[1]。在此过程中,数学素养并非具有个体化的特征,每个素养之间有着紧密的连接作用,因此在教学时,更应当关注每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为原则,开展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一)善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处于数学学习的不同阶段的学生,随着数学知识难度的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态度。一部分学生可以很好的适应,并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却会在面对数学时产生焦虑的情绪,认为数学是一门十分难的学科,甚至会从此畏惧学习数学。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充分地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的方法,将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用多媒体设备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用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多媒体设备的演示下,数学中那些具备抽象性的知识便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方便学生消化吸收。同时在信息技术的配合下,数学图形也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被学生理解,解决了数学学科中几何图形这一难题,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去掌握数学知识。
这一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对于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创建学生核心素养中关键的一环。结合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得到有效的促进[2]。
例如,在八年级第二学期中学习《勾股定理》时,对于学生而言,这一定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从字面意思无法有效的理解其中的含义,而教师口头的表述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生动地将这一定理的由来和计算方法演示出来,便能够促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图形构建,全面理解《勾股定理》的含义,进而掌握《勾股定理》的用法。
(二)组织合作教学
众所周知,合作讨论这一教学方式,在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中有着诸多的优势,尤其是在数学的教育教学方面,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进行合作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交流与发展,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关键。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这一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设立具体的题目,以便于学生更有目的的展开讨论合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为小组抛出稍微复杂的数学题目,由学生通过讨论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如此一来,学生在这一学习模式下,思维能力得以有效地发挥训练,同时通过合作找出了更多解题的方法。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学生通过各自的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逻辑性,便是有效地在学习进程中,提升了数学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问题引导,促进思维
在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思考,来提升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因而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教师便需要将教学形式结合实际情况稍作调整,改变以往的方式,由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性,全程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教师则作为辅助指导的角色进行教学。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课堂的同时,逐渐理解较为抽象的内容,并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建立了自己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了具体的数学问题分析数据,然后通过运算来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给予学生一个特定的题目作为例题,进而围绕题目创设引导式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训练,教师也在其中总结了相应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地应用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依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来设计不同的维度教学对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有效、更全面的培养。
三、结束语
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方位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是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教学方向,教师在寻求有效教学方法的过程当中,应当本着现代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展开教学,从而让数学核心素养能够更有效地渗透于课堂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林学兵.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C]// 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 2019.
[2]周金先.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9, 000(024):P.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