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化疗病人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许德琼
[导读] 探究在乳腺癌放化疗病人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对病人的影响。

        许德琼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日间病房 安徽省合肥市230022
        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癌放化疗病人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接受放射性治疗或化学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的是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疾病发生率进行比较,实现对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出现皮肤敏感、肺部感染以及肝肾毒性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有着明显的升高,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失眠以及气促等症状也在下降。结论:开展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乳腺癌病人放化疗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缓解患者在治疗中出现抑郁情绪等,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乳腺癌;放化疗
前言:
        乳腺癌指的是在乳腺腺上皮组织中的恶性肿瘤,对于女性的生命健康起到了严重的威胁,在现今的治疗工作开展中,主要还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方式的综合治疗手段,促进乳腺患者病人得以延伸。在化疗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药物会对患者的局部组织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化疗过程中会采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栓、感染以及皮下血肿等并发症,降低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与医疗护理满意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选择的是我科在2019年-2020年间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中的患者年龄在23-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12±8.56)岁,观察组中的患者年龄在22-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3±8.24)岁,两组数据的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护理工作开展中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护理工作人员会在化疗工作开始之前,向患者清楚的讲述注意事项,保障患者能够顺利的完成化学治疗,随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处理。观察组则是建立起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为责任护士组组长、责任护士以及护士长等,通过相关工作设计出降低乳腺癌放化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有效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定期的对小组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工作开展中要根据可能存在的化疗危险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并找寻出其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工作开展的流程图罗列出来,强化对各个病人的管理工作开展。当治疗过程中采用改善措施之后没有产生有用的效果,就需要重新定制护理措施,对患者开展积极的心理状态干预,改变患者对危机的认识与评价,实现对心理状态的调整,能够帮助患者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形体改变现状,并在生活中充满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以及皮肤过敏等症状的发生进行记录并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采用的是SPSS22.0软件,实现对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数据,最终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乳腺癌是现今生活中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概率每年都在递增,占据了恶性肿瘤发病概率的6%。针对于该病症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集中在手术、化疗以及放疗的综合性治疗,是现今应用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但是因为放化疗有着一定的毒副作用,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因为导管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情绪会存在着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等,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起到了影响,是现今临床工作开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是现今一种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等团队工作开展管理方式,将该模式应用在医疗机构中,已经成为一种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风险的规避,提升工作开展的质量促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将该工作模式应用在医疗风险系统管理中,可以将其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改变传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的细化管理工作开展,实现对管理流程的科学系统化评估。在治疗乳腺癌放化疗的过程中,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模式更加注重的是强调对护理工作管理开展的连续性,促使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都能够保障规范,提升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度。本次研究工作的而开展主要是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模式干预,降低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皮肤过敏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并且观察组在导管感染、静脉炎等相关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有着明显的下降,这也就表明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模式在治疗工作中,可以提前的发现已经存在的风险问题,针对于问题的存在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进行解决,规避治疗过程中出现更多不良事件的概率,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紧张与恐惧心理,提升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治疗乳腺癌放化疗患者的过程中,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降低患者自身的焦虑、抑郁情绪等,提升患者在生活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素叶,肖艳玲.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乳腺癌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20,(05):621-622-623-624.
[2]马亚松. 乳腺癌患者术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感染的影响因素与失效模式效应干预的效果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1):84-85.
[3]张增梅,孙立群,李胜云,魏薇,王宇.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13):1693-1697.
[4]孙宇,胡明新,袁滨,王冲,张苗.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预防乳腺癌PICC导管感染的效果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11):1399-1401.
[5]柴宇霞,屈清荣,闫保君.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7,14(10):728-7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