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翘楚
金华市婺城小学 321000
一、乐曲作品分析
(一)作品简介
雷振邦(1916-1997),北京人,民族为满族。雷振邦先生的电影音乐常常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故事,还有根据地方名额改编而成的,所以十分具有民族特色。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旋律原本是一首非常古老的塔吉克族民歌,名字叫《古力碧塔》,后来经由雷先生改编,成为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是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完美结合之作,天山上盛开的雪莲是神圣而纯洁的,象征着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纯洁而又坚定的爱情,通过这部电影,当时特定政治背景下的人们第一次了解到爱情是如此的美妙。同时这首在主人公陷入爱情之时响起的带着浓郁新疆气息的乐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理所当然地在当时被人们所喜爱。
小提琴曲由韩铁华编曲,李青配钢琴伴奏。小提琴的音色决定了它的抒情功力,我认为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比拟的,将这首凄婉优美的乐曲改编成小提琴曲,十分地相得益彰。
(二)曲式分析
我国的新疆省地理位置毗邻俄罗斯,两地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产生了奇妙的火花,也使得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与汉族的音乐风格大相庭径。
从整体结构来看,《花儿》的曲式图应该是这样的:
引子 A1 + A2 连接 B 连接 C
14 21 + 19 20 47 12 47
d和小 d和小 d和小+D大 D大+A大 d和小
从调式上看,维吾尔族音乐经常采用大小调式,其中以小调式为主,甚至是和声小调,这就使维吾尔族音乐听起来与阿拉伯地区的音乐类似。以《花儿》为例,这里的d小调升高了第七级,也就是#C,由此看来这是一首和声小调式乐曲。
谱例1:
在快板部分使用同主音转调,从d小调瞬间变成D大调,以属音开头,使音乐听起来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
谱例2:

在模仿冬不拉拨弦演奏以后,马上转到快板部分,使用的是依然是D大调,但是在最后一部分突然转到了D大调的属调——A大调,这样的转变使音乐情绪一下就有了色彩。
谱例3:

进入尾声又恢复了原来开头的d小调,体现了中国乐曲的特点——首尾呼应,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乐曲的情绪起伏。
谱例4: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写作风格
因为原先的歌曲《花儿》只有一个单乐段,那么如何把它编写成一首完整的器乐曲呢?这里我们的作者十分巧妙在编写风格上借鉴了具有浓郁匈牙利风格的舞曲——《查尔达什》。查尔达什是匈牙利的一种民间舞蹈,其音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叫“拉绍”,速度徐缓而富于歌唱性;第二部分称“弗里斯”,速度迅急,情绪热烈。而《花儿》也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在一段低沉徐缓而又令人遐想的引子后,道出明亮动听的主题旋律;第二部分则是激情热烈、舞蹈性强的快板段落,其中又有一些调式调性上的小变化来使音乐色彩更加浓厚;最后一气呵成,达到高潮。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十分干净利落地结束全曲。这与《查尔达什》、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演奏分析
下面根据笔者演奏该曲的真实感受将曲子分为引子、主题、连接部、快板四个部分来分析这首乐曲的演奏特点。
引子
乐曲一开始的引子是从G弦上开始,G弦特有的震动赋予这两个音以一种独特的神秘感。而在演奏了两个音之后,紧接而来的三个十六分音符又在神秘中制造了一丝紧张感。之后几个八分音符的演奏,笔者认为应该大开大合,以强调这几个音中透露出的一些新疆特色。在一个长音过后出现了十连音,它的出现无疑将引子的音域拉高了,接下去的乐句一望即知是开头乐句的模进。整个引子虽然是以规整的乐谱记谱的,但是在实际演奏上是比较自由的,而且这一段的钢琴伴奏也只是强调了几个和弦,没有规整的旋律节奏,因此演奏者在这部分的演奏就一定要加入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不能平铺直叙,也不能毫无理由地忽快忽慢,要根据乐曲的起伏来控制节奏,时而低沉忧伤,时而高亢嘹亮,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衔接要合理,在有呼吸气口的同时一气呵成。
谱例5:

主题
引子过后,高亢的主题就出来了,主题旋律优美、如泣如诉,结合乐曲的故事背景,主题表达的正是歌唱男女主角的爱情,因此主题的演奏要发挥演奏者的想象,怎样才能表达出一个温柔美丽的姑娘动人的眼神。笔者认为这段应该发挥出小提琴音色的长处,演奏地更为细腻、柔美,而又流畅、精致,这就十分考验演奏者的技巧了。
谱例6:

接下来有一小段双音,这段双音的难度不大,每个都是三度音程,为乐曲增添了色彩,表达了女主人公含蓄的感情,在演奏到这一段的时候,演奏者一定要保证音准。
谱例7:

这时候乐曲又将主题在低音区陈述了一次,而这次小提琴的G弦又发挥了它独特的音色,在低沉的音色中演奏者需要更加积极热烈,节奏也要比前面紧凑。笔者结合自己演奏时的感受,认为这段低音区的主题要演奏得稍微男性化一些,就是力度方面要稍微强一点,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低音的浑厚,与高音区有一个鲜明的对比。
谱例8:

连接部
低音区主题到快板的中间,出现了一段较长的过渡性段落,安插在快板的前面,这一段旋律跟引子相似,节奏自由,钢琴伴奏的节奏没有那么严整,情绪上循序渐进,由慢到快,音区也由低到高,到第二行的和弦处达到高峰,然后在第三行的二分音符“A”处低落下来,然后又逐渐加强,节奏再次加快,到第三行的最后两小节八分音符开始用非常饱满的弓法演奏,特别是第三行最后一个自由延长的“e”,一定要把时值拉到够长,最后一个二分音符“d”反而不用太拖长。
谱例9:

快板
连接部演奏完毕后,进入快板部分。首先是钢琴的两个具有维吾尔族舞蹈风格的小节的引入,小提琴开始进入的情绪与前面的部分大大不同,这段旋律明显比较轻快、兴奋,这段快板若按演奏方法分,可分为好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特色。如:第一段,带“tr”的乐段要演奏的非常轻快,干净利落。
谱例10:
快板中还有一段是小提琴演奏者用右手模仿冬不拉弹奏的大和弦拨奏,此时的主旋律都在钢琴的伴奏声部,内心一定要有主旋律。
谱例11:

在拨弦过后就进入全曲最后一段,为乐曲结束做准备,因此这段笔者把它归类为尾声,这段快板情绪热烈,速度较快,且它的速度是慢慢加快的,音区也随着速度加快越来越高,结束前出现了一段十分规整的十六分音符,将全曲气氛推向最高点,然后在最高处的时候,乐曲戛然而止,留给听众很大的想象空间。
笔者认为在演奏这段快板时需要注意,开始的速度并没有很快,是要逐渐加速,把情绪推至高潮,在这个过程中的节奏和速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能太唐突。
(一)左手演奏技巧
1.揉弦
琴演奏技术中的歌唱手段,也是为乐曲增加色彩的一种重要技术,在一首小提琴作品中,揉弦与否直接关系到这首乐曲的情绪是否饱满,声音是否动听。在《花儿》中,主旋律一出现,就是小提琴手揉弦功力展现的大好机会,速度要适中,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影响歌曲情感的倾诉,
谱例12:

2.双音
双音其实可以归类到左手演奏技巧,也可以归类到右手演奏技巧。少有一种技巧像双音这样强烈地需要左右手如此协调的。在演奏双音的时候,两只手都不能过于紧张,不然演奏出来的音色就不可能优美。而且双音对于演奏者耳朵的要求极高,因为双音的音准不能仅仅按照十二平均律的音程关系去辨别,应该在各种调性的导音关系上注意其倾向性以及各种音程之间的适度协调,这样才能取得听觉上的最佳效果。在《花儿》中双音的部分较少,只出现了两次,并且两次都是同一句旋律,
谱例13:
3.落指
落指是小提琴最基本的技术之一,一般在最初学习小提琴的时候老师就会要求做关于落指的练习。左手落指一般要求手指放松、下落迅速而又准确。落指与抬指相对,虽然都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技巧,但是在小提琴学习中也是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
4.换把
换把分为同指换把、顺指换把、越指换把、同音异指换把、利用空弦和泛音换把,也是最为基础的小提琴技巧之一。换把动作要自然通畅,臂、腕、指要协调一致,避免多余动作。在《花儿》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换把,如这个同指换把。
谱例14:
5.泛音
泛音对左手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准确地找到位置,对人工泛音来说,扎实地按下一个音和轻轻碰弦所出来的音色音高都是完全不同的,那么相对要用的力道自然也就不同。如《花儿》中
谱例15:
6.装饰音
6.1颤音
颤音又名震音,就是声音反复地震动,需要演奏者的手指灵活地上下运动,来达到演奏所需要的情绪。《花儿》中有时值较短的颤音。
谱例16:
6.2回旋音
回旋音作为装饰音的一种,能让乐曲进行地更富歌唱性。回旋音有两种,上回旋音的演奏顺序是上方音、本音、下方音、本音;下回旋音的演奏顺序是下方音、本音、上方音、本音。《花儿》中回旋音只出现了一次,且是上回旋音。
谱例17:

6.3倚音
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是依附于本音的小音符,时值通常算在本音内,因此演奏倚音的节奏通常比较迅速。《花儿》的引子里有几处倚音出现。
谱例18:

6.4滑音
滑音是装饰音的一种,是小提琴演奏中较为常见的演奏技巧,尤其是中国乐曲中,会有许多滑音出现,没有特定的标志,符合乐曲情绪即可使用,使乐曲感情更为丰富。《花儿》中较为抒情的部分可加入滑音,如,
谱例19:
(二)右手演奏技巧
1.分弓
分弓就是一弓拉一个音符,运弓是平稳的,甚至从头到尾没有压力变化。音和音之间是不断的,因此每一弓都要延续到下一弓的开始。这种简单的分弓可以用弓的任何部位来演奏,也可以用弓的任何长度来演奏,从全弓到最短的弓段。
2.连弓
一弓拉两个或是更多的音,我们称为连弓。连弓的难点就在于要保持稳定的音量音色,克服弓尖轻弓根重造成的运功困难,换弓的时候要保持统一的音色,换弦的动作要“边靠边走”。由于此技能过于基本,不再展示谱例。
3.跳弓
跳弓就是用弓子本身具有的弹性,将弓子与琴弦撞击,在琴弦上跳跃而产生的短时值音。在演奏跳弓时,弓子是从空中直接掉到琴弦上的,拉完一个音弓又离开弦。这种演奏方法比较适合节奏快速的旋律,《花儿》中有一段旋律使用跳弓演奏的。
谱例20:
4.拨奏
拨奏一般是用右手的食指,但也有些人用其他手指。方向一般是往琴的右上方拨,在指板末端处拨奏。方式分为徒手拨奏和握弓拨奏。《花儿》中的第一处拨奏有些不同寻常,是用左手食指在按弦处拨奏,谱例21:

第二处拨奏则是我们通常用的握弓拨奏,
谱例22:
总结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首十分优秀的小提琴曲,它将来自西方的小提琴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给中西方融合的音乐树立了典范。在旋律上,本曲紧密地贴合原先乐曲的爱情主题,曲调优美动听,具有故事性;在演奏技巧方面也涉及到了很多小提琴基本技术,是一首很好的巩固练习的曲目。总的来说,本文是结合了笔者所查询的资料和自己在演奏这首乐曲时的感受而成的,但由于笔者所学知识有限,本文的分析还不够透彻,还请老师不吝赐教,并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1] 耶胡迪·梅纽因,《梅纽因论小提琴》[M]
[2] 伊凡·加拉米安,《当代小提琴演奏技巧》[M]
[3] 杰·阿·弗拉希特,《小提琴演奏者手册》[M]
[4] 蒋雄达,《弦音回响 小提琴学习与演奏知识综述》[M]
[5] 刘洪,《新概念小提琴演奏技术》[M]
[6] 李鲤,解析小提琴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演奏特点与艺术魅力[J],青春岁月,2011(24)
[7] 梁一戈,试论新疆风格小提琴乐曲的形成与特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11)
[8] 雷振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雷振邦电影歌曲选[Z]
[9] 洛秦,《小提琴艺术全览》[Z]
[10] 卡尔·弗莱什,《小提琴指法艺术》[M]
[11] 赵惟俭,《小提琴双弦音阶快速练习》[M]
[12] 刘建军、刘民衡,《实用小提琴演奏法》[M]
[13] 黄晨星、黄忠伯,《小提琴换把训练系统教程》[M]
[14] 中国音乐网 [Z]
[15] 张蓓荔,《中国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J/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