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春桂
海南省东方市第九小学 海南东方市 572600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课外阅读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学生的语文水平再一步突破,除了鼓励学生课后多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开展深度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出发,首先分析了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其次概述了充分利用文本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价值,最后提出具体方法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高效课堂;文本细读
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语文教学目标也相对更高。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深入挖掘文本的多元价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吸取一些语文知识,多获取一些心得体会,多掌握一些有效方法,从而实现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小学高年级面临更加紧张的学习状态,需要掌握和复习的知识量更多,知识难度更大,通过构建高效课堂,能够帮助学生高效的开展学习,做到有条不紊的学好学精,使学生能从容应对高年级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目标而言,这个阶段对于学生驾驭语言和文字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口语交际方面,要能够快速组织语言进行逻辑清晰、用词精准的进行表达,也要能够快速理解对方;在阅读方面要做到快速默读,抓住要点,能够深入分析文本结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拥有较强的鉴赏和判断能力;在写作方面,在逻辑清晰、语句准确、书写工整的基础上,更要能够写出创意,写出精彩。在这样的高要求、高标准下,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充分利用文本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价值
文本是教学的基础内容,口语表达训练和写作训练的词汇积累和逻辑结构框架的组织,需要依靠文本;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略读和精度,需要依靠文本。由此可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深入挖掘文本价值,使学生通过一篇文本实现多方面的语文能力的训练,比低效的学习多篇文本,更加高效。许多高年级学生在经历了前几年的语文学习之后,语文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也进入了瓶颈期,只有充分利用文本,提升教学深度,才能够引导学生突破瓶颈,让语文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利用文本价值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高文本略读效率
略读不需要对文本的语句进行精细的品味和赏析,略读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文本的大体结构,抓住文本的主线和中心思想。教师首先要明确略读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略读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不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文章所有的内容。擅长略读的人并不是天才或者超人,只要明确略读目标、掌握略读方法,进行一段时间的认真训练,大家都能够提升略读速度,在短时间内提炼出文章的主线和中心思想。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摆脱畏惧心理,并且有重点的开展略读,不会在进行文本略读时茫然或者慌张。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快速抓住重点[1]。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是要快速确定文章是什么体裁,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事物;第二步就是明确文章结构框架和主线;第三步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课文《桥》为例,题目和开头都像是散文体裁,但是往后看就会发现内容出现人物和事件,因而能够判断这是小说体裁,描写的是人们对抗洪水的事件。对于默读速度较慢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主要人物和描写事件相关的关键词下面划线,这样就能够快速把握文章的叙事方式和主线,如“老汉”很明显是故事主角,通过与“小伙子”的对话的方式展开剧情,而最后结局发现两人是父子关系。
这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感动的同时,也表达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勇于牺牲奉献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提高文本精度效率
教师想要充分利用文本,就可以在训练完略读以后,再对文本进行精度,除了要引导学生在精细品味文本在词句运用的巧妙和独到之处之外,更要让学生能够透过这些词句进行深入体会,理解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传递怎样的思想。如在略读完成课文“桥”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首先要学习新颖和运用巧妙的词句和写作手法,如文中在描写洪水时,多次连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种手法的多次运用,强调了洪水的凶猛,让人感受到洪水的涌动的状态[2]。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这种多次连续运用拟人手法的方式,来描绘其他的比较令人震撼的动态的自然景观。而在描写“老汉”时,则采用了比喻手法,前面描写他的外貌形象时,说他是清瘦的,后面马上又说他“像一座山”,可见这说的不是他的形象像一座山,而是说的他身上其他的东西像一座山。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这里面隐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就是其他人都在动,而“老汉”站着不动,像一座山,另一层意思则是“老汉”的临危不乱的坚定的精神,像一座山。教师就可以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深入挖掘,让学生去体会这种独到的表达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去在后期写作时可以学习借鉴。
(三)引导学生读写结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在对文本进行阅读分析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模仿文本进行写作练习,这样不仅能够巩固阅读成果,进一步加强对于文本词句的记忆,加深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促使学生巩固和提升一些新词汇、新手法的综合应用能力[3]。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进一步深入谈一谈自己阅读文本之后的感受和收获,或者让学生以获取的感受为启发,再创作一篇作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深与文本的情感连接,进一步深入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并使得这些积极向上的情感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四)做好评价反思环节,巩固强化学习内容
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有重点有目标的进行深度学习,突破薄弱环节,是高年级教师需要重视的,而评价就是落实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工具。在学习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情况,提出个性化的建议和下一阶段的目标,如有些学生略读能力比较突出,精读能力相对薄弱,那么课后就不需要话太多时间进行略读训练,而是要多花精力去提升精读能力。对于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不足的方面,教师则需要在课堂上再进行强调。与此同时,要定期进行略读、精读和写作相关的测验,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的测验结果,反思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巩固强化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自身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摸索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得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意义重大,而充分利用文本,能够实现词汇积累和运用、略读和精读、写作技巧训练运用等多方面一体化的教学,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基于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抓住文本重点、深入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文本开展写作训练,实现读写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评价环节,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不断巩固强化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郑军玉.立足文本解读 创设具体情境——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43)
[2] 燕秋香.文本细读 催生教学智慧——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思考[J]. 考试周刊. 2019(08)
[3] 段薇.文本细读,让阅读教学走向高效、精彩——以《黄河的主人》为例浅谈文本细读[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8(12)
作者简介:洪春桂,女,1973年7月,民族:汉族,籍贯:海南省文昌市人,学历:大专,职称: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