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魏欢
[导读] 研究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方法,

        魏欢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急诊科就诊的92例心肺复苏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应用急诊护理,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十分显著且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有着良好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心肺复苏;护理效果
        在急诊室治疗病危患者过程中,经常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全身细胞会徐速出现缺血、缺氧状况,导致细胞大面积死亡,威胁患者生命。发生心脏骤停时,为避免患者死亡,要及时采取有效复苏措施。急诊手术过程中,要能随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病人[1]。但心肺复苏后的患者可能会产生并发症,临床研究表明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有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2]。我院选取92例心脏复苏后患者为研究样本,研究急诊护理对心脏复苏后患者康复的护理效果,现进行以下报告。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92例心肺复苏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②均被实施过心肺复苏抢救。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认知障碍;③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将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分布为26~54岁,平均(24.3±4.1)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分布为35~69岁,平均(34.7±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后,对照组实施普通基础护理,关注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保证病房整洁干净,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实验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包括以下要求:①生命体征监控护理。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实时监测患者心电指标,观察患者各项指标是否稳定、患者有无异常现象,若有异常情况发生要及时对应。②脑部护理。要适当调节患者脑部的新陈代谢,可以采取降低室温或用温毛巾湿敷患者额头和颈部等方式降低患者脑部温度,防止脑内血液灌注造成的损伤。③体位护理。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时,应降低患者的呼吸道压力,让患者保持平卧,为增加舒适感可在患者头部垫上枕头。④气道护理。心肺复苏后,为保证患者呼吸顺畅会插入呼吸管。插管时要保证无菌环境。插管后,检查气管是否正常运作,保持导管稳定。

对于呼吸道痰量多的患者,要化痰湿化措施,使气道的损伤降到最低。密切监测患者吸氧参数,定期清理患者呼吸道异物,保证呼吸通畅。⑤环境护理。定时打扫病房,保持病房干净卫生,保障患者能安心休息。将室内温度调节到合适的温度,使患者有舒适感。⑥心理护理。苏醒后要及时了解患者心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疏导患者,与患者建立亲密关系,给予言语鼓励,安抚患者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共同应对病痛。
1.3 评价指标
        ①评定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计算其总有效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身体康复为痊愈;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症状基本消失,身体能进行自由活动关节活动为有效;患者病情没有改善或者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用例数(n)和比率(%)表示数据。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9%,x2=8.048,P=0.003,P<0.05,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出现1例反应迟钝,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对照组出现3例反应迟钝,2例抽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6.272,P=0.012,P<0.05,有显著差异。
3 结论
        病人在进行急诊手术时,常会发生心脏骤停,病人可能因此死亡。发生心脏骤停时,要立刻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避免患者死亡。但是心肺复苏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的概率,可给予心肺复苏后患者急诊护理。同时急诊护理对患者康复进程有着促进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3]。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急诊护理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总有效率,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急诊护理应用于心肺复苏后患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身体机能恢复加快,安全性好,临床护理效果好。
        综上所述,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有着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叶秋霞,温志英,黄金含.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0):54,83.
[2]刘霞.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9):155-156,196.
[3]路营,王金文,张庆峰,等.急诊护理路径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1):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