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王燕
[导读]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效果。

        王燕
        岳池县中医医院 四川 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9月我院接诊的8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结果:临床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穴位贴敷;慢阻肺;急性发作
        慢阻肺在以往临床治疗中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长期用药容易复发,且患者出现耐药性后,治疗难度增加,病情反复,难以治愈,本研究分析我院接诊的8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资料发现,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0年9月我院接诊的8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所有患者均与《中华医学会》慢阻肺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相符,对研究内容知情,配合度高,排除精神疾病、肝肾疾病、凝血功能疾病及药物过敏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21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0.5±3.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0.6)年;观察组中2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48.5±3.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0.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痰、抗感染、平喘等常规治疗,口服溴己新(生产企业: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03),每天1次,每次4mg,多索茶碱(生产企业: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9),每天2次,每次0.2g;连续用药1周。
        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方法如下:(1)穴位敷贴。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吴茱萸,丁香各5g,研磨成粉,使用姜汁制成药饼贴敷于患者肺俞、脾俞、肾俞、天突穴位,每次取3组,每天对贴敷穴位进行更换。(2)中医护理。加强病房清洁,将室内湿度调整适宜,勤开窗,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烟酒,少熬夜。饮食护理。

外寒内饮者,可通过紫苏、白果进行散寒疏风、宣肺止咳;肺气郁闭者,可多使用雪梨、百合、银耳等食物,起到宣肺化痰、疏风清热效果;发热者可多食用苦瓜,绿豆等食物,起到清热利津效果。情志护理。多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想法,及时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疏通,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为依据,显效: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剧;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比较行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40例):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40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临床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911,P=0.000,P<0.05)。
3讨论
        慢阻肺也称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内科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患病后患病率达到10%,患病后患者气流受限,出现咳嗽、咳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引起气流阻塞性慢性支气管、呼吸衰竭,肺气肿等情况[2]。
        目前,关于慢阻肺临床尚无根治方法,西医治疗慢阻肺多以化痰、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为主,但西医治疗副作用多,效果不理想。中医认为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属于“喘症”,主要因患者肺、肾、脾虚所致,故在中医护理中通过饮食、情志调节,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以免情绪大幅度波动伤害患者脏器。而通过对肺俞、脾俞、肾俞、天突穴位进行敷贴,可达到良好平喘、祛痰、补气湿阳效果,从而缓解患者病情[3]。
        本研究观察我院8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发现,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明,中医治疗效果明显比西医治疗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慧梅.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效果[J].医学信息,2020,33(z1):275-276.
[2]刘惠琳.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7):120-121.
[3]石彩丽,张玲玲.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2):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