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霞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 上海市闵行区 200240
一、课程背景
英语作为全球只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英语在2001年正式成为国家课程。
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有助于学生传播中国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必须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听、说、读、做、玩、演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开设了《英语歌曲表演唱》英语拓展性课程。本课程,主要针对已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四年级学生,旨在通过英语歌曲的学习,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节奏感,形成积极的语言学习态度;通过结合表演唱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协调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开放、合作的意识。
二、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目标
秉承我校“ECNU”(Exploratory)的课程理念,以“学校,让生命更灵动”为共同愿景,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遵循“七彩引领,多元开发,健身育能”为核心理念的学校课程文化,落实小学生英语学科培养目标,制定本课程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英语歌曲背景交流,歌曲内容理解分享,了解西方文化。
2. 通过歌曲演唱,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习得相关词汇的语音语调语义,熟悉常见的英语歌词语句惯用法,感受英语歌曲歌词的韵律美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3. 通过和小组同伴合作,能根据英语歌曲内容和情感,结合动作表情等表演英语歌曲。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程的介绍,使学生初步认识歌曲表演唱内容和方法;
2. 通过欣赏歌曲、观看演示示范,尝试合作模仿歌曲表演唱。
3. 在模仿的基础上,团队合作,大胆想象创编歌曲表演,展示作品,共同评价分享。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学习英语歌曲中包含的外国的文化知识, 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使学生扩大视野,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中外文化对比, 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2. 通过丰富的课堂体验,启发学生拓展思维,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表达的热情,同时也在合作创作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主动开放的意思。
(二)课程内容
(一)内容选取原则
在内容设计上,基于四年级学生英语学科能力和该年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从“了解与欣赏——学习与探索——实践与分享”三个模块考虑,第一模块,了解与欣赏:学生先了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学会通过各种方法查询歌曲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体验歌曲情感表达;第二模块,学习与探索,分为两大主题:主题一“歌词与韵律”,通过歌曲表演唱的示例学习,学唱歌曲,感受歌词的韵律美感,并能进行个人模仿表演,熟悉歌曲表演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主题二“歌曲与情感”,通过歌曲欣赏,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尝试和同伴合作进行歌曲表演实践,互相帮助并分享经验;第三模块,实践与分享:小组合作,自选英语歌曲进行表演创作并展示,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综合运用所学,进行团队合作,自主创编,展示分享。
(二)内容架构
模块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课时
模块一:
了解与欣赏 了解课程 介绍课程内容,初步了解英语歌曲表演唱要求,优秀作品欣赏 了解歌曲表演唱课程的内容,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意义。 1
模块二:
学习与探索 歌词与韵律 欣赏歌曲,观看歌曲的电影片段,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学习本歌曲歌词,感受歌词韵律,模仿表演。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通过对歌词的诵读和演唱,引导学生发现英语歌曲的韵律美,并能模仿表演。
3
歌曲与情感 欣赏不同风格的英语歌曲,结合曲风、歌词节奏等体会歌曲的文化与情感,学唱并结合表情动作等体现在表演中。 学会从曲风、歌词、节奏、歌词等方面分析体会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团队合作为歌曲设计表演,表现歌曲情感。 6
模块三:
实践与分享 创作与表演 自主选择歌曲,团队合作,分工合作,自主创编,表演分享 学会团队协作,自主选择,合作创编,大胆表演,评价分享。 2
(三)科目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做到“两个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1.日常表现评价(形成性评价)
自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在学习评价单上展开自评,并将此纳入评价
档案;
互评:在小组范围内进行,学生根据科目学习评价单上的评价标准,对组内
成员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求学生能以赏识的眼光评价同学,多看到同伴的优点,
以鼓励为主,同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师评: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依据“习惯养成”、“语言掌握”、“作
品创意”、“表达交流”4 个方面对小组进行即时的评价和反馈。
2.最终创作表演评价(终结性评价)
课程最后由学生小组合作,自由创作完成一个能体现小组最高水平的作品,教师和同学,依据“歌曲演唱”、“歌曲表演”、“作品创意”、“合作意识”4 个方面为每小组评选称号,每个维度分别对应“演唱达人”、“表演达人”、“创意达人”、“合作达人”。
评价表示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评价内容 ★★★ ★★ ★ 自评 互评 师评
兴趣习惯 上课遵守纪律,对活动感兴趣,积极参与。 上课大部分时间能遵守纪律,能在老师同学的提醒和要求下参加活动。 没有纪律意识,不主动参加活动。
表达交流 乐于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表达清晰 能在老师的要求下,交流自己的想法,表达不够清晰 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或不愿意表达
合作分享 团队合作,分享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能配合团队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 不能配合团队分工,无法完成任务
创意表演 表演动作富有创意,表演顺利 表演有一定的动作配合,基本完成表演,有部分失误 无动作配合表演,无法完整地进行表演
三、课程实施意义
本课程作为校拓展型课程,为四年级喜爱英语歌曲和表演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拓展技能,自我展示,丰富体验的平台,通过英语歌曲表演唱的形式,欣赏体会歌曲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该课程课程的开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本课程选用的歌曲皆为经典英语歌曲,通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西方文化和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拓展型课程以自主选择并走班的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本科目的教学内容安排从易到难,每节课都新的英语歌曲学习,内容丰富而稍有挑战性,学生经过学习与合作能获得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本科目基于学生需求出发,注重学生的生成资源与开放式互动,通过歌曲相关电影片段赏析、歌词演唱技巧和歌曲表演相结合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表演唱的兴趣,给予了学生传统英语课上所感受不到的课堂体验。
该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在英语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建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学生了解世界、适应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值得在今后继续对其进行实施和改进研究,结合学校课程设置,学生学情,进一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评价进行细化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