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温州市洞头区元觉义务教育学校 浙江 温州 3257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计划,其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现代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本文将首先针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及意义进行分析,之后对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提出的根本意义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基本生存能力,与社交能力,核心素养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的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强调培养学生个人的修养,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过程中,应当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是学生获得全方面的发展。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在教学中不能使用只求结果不求方法的教学方式。在体育课中利用核心素养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首先应当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体质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体育教学策略
通过前文核心素养的分析可以得知,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对学生的体质、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工作,下面将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一)增强学生体质
核心素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发展,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在体育课中应当加强对于学生体质的训练,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正处于逐年下降的态势,针对这种现象,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引导刚才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质,在教学初期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育运动指导工作,带领学生进行慢跑,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还要针对男女生的不同开展较为科学的体育教学计划,对于体质较强的男生而言,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对抗运动项目增大学生的运动量。
例如篮球、足球等运动,而对于女生而言,女生的体质偏弱,不适合过于强烈的对抗运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选择较为折中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带领女生进行健身操的训练,进行健身操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柔韧性及活动量,是一种较为可行的体育教学办法[1]。通过提高学生体质的教学方法分析可以得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育教学安排。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素养教学理念。
(二)传授体育知识
体育课不仅能够让学生享受到充分的运动,其还具备较强的学科特点,学生不能够一味地进行体育运动而对体育相关的知识一无所知,教师在体育课教学期间不仅要针对学生的身体素养进行教学,还要丰富学生的头脑,真正的做到“野蛮其体魄,丰富其头脑”的体育工作目标,在进行体育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为学生进行体育急救知识的普及,例如学生出现体育意外时如何自救,遇到骨折、挫伤等情况应当如何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程度,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急救技能,提高学生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问题处理能力的要求。并且教师在进行急救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还应当加入实际演练过程,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使用课上学习到的急救手段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2]。教师在进行体育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还应当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向学生介绍更多的体育项目,提升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能力,并增加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认知,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符合核心素养的教学基本要求。
(三)调整学生心理状态
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并且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社交能力,导致其心理压力增加,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体质及体育知识进行教学,还要帮助学生及时的调整心理状态,通过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人类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其心理状态会得到有效的调整,所以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时,应当增加团队运动项目,例如进行接力赛,学生通过运动释放了压力,同时这种团队运动能够增加学生间的协作能力,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频繁,能够帮助社交薄弱的学生更快的融入集体,从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减少其心理负担。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应当得到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健康,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体育活动及时的调整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够使学生走出压力的阴影,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遵循核心素养提出的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通过体育运动让学生了解到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养成团结互助共同努力的良好风气,利用体育中的“比、学、赶、帮、超”的理念,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互动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3]。
三、结束语
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加试引导岗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针对男女生体质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还应当向学生传授体育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体育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增强社交能力,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章威敏.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20,(33):268.
[2]张奕琦.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J].华夏教师,2020,(8):76-77.
[3]鲁书凤.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体育学习需求的行动与研究[J].体育师友,2019,4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