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吴玉靖
[导读]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

         吴玉靖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城关第五完小  011500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他充满了趣味性和情感性,学习音乐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有部分教师的讲课方式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使得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热情度不高。而伴随教师意识方面的提升,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因此在课堂上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被推出后,受到小学生的广泛青睐,对于推动小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有更重大的影响。音乐教师要多采取趣味性教学方式让课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互动教学;
引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一直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音乐教学课堂变得非常枯燥无味,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制定创新的课堂教学计划,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的意义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即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互动”的方法来合理有效地调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以保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互动式教学模式重点包含教师敢于利用多媒体等优质教学资源。
二、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课时安排不合理
         从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来看,音乐课程的课时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很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仍有很多学校未将音乐课纳入必考当中,很多小学将音乐课归入到“副课”的行列。所以学校在安排音乐课的课时也比较少,还会出现音乐课时被别的课程占用的情况。很多教师也将音乐课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教学安排不合理
         音乐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类课程,小学音乐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创建一个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有效激发出来。现实教育当中,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本身对音乐的教学观念存在偏差,或者为了赶进度,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式,只将相应的音乐技巧和理论知识强行传授给学生,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时间却非常少。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顺利开展的建议
         (一)以问题为基础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亦是存在的,大多是以问题来作为基础的,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对教师所抛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思维。而这样的互动也存在着问题,例如教师在抛出问题时若是不能够注意到学生们的知识储备,问出“超纲”的问题,那么学生对于互动便会有畏惧的心理。因此,在用问题来互动时,教师就需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让学生能够有思考的余地,而不是因为不会而畏惧。笔者认为,在音乐的课堂中进行提问时,教师可以通过展开学生们在之前学过的知识来作为导入,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在逐层递进的问题中将自己沉入课堂,逐渐学会新的知识点。
         (二)积极革新音乐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互动式学习方式的认知
         积极革新音乐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互动式学习方式的认知,是保障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古板的音乐教学方式比较单调,阻碍了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鉴于此,学校有必要定期组织音乐教师去进修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吸取别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进一步充实自身的教学观念;其次,教师需果断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步革新高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对互动学习的认知。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占了主导地位,因为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讲授理论知识上,学生只能机械地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创新的教学计划,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动与交流的机会,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优化教学效率。
         (四)合理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互动
         随着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课堂上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使得音乐的教学方式更灵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跟课程有关的曲目,让学生自身去体会每一段落所要表达出的情感与内涵。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最活泼,最好动的时候,而采用课堂中加入多媒体设备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通过播放一些学习过的音乐曲目,用猜曲名的互动方式,对猜错的学生进行象征性的处罚,比如让学生唱歌或者跳舞等,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相对快乐的学习气氛中进一步掌握音乐方面的知识。音乐教学中用互动的方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在小学音乐的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应该以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理想为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制订丰富生动的教学方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带入音乐教育中,采用多种地教学模式,比如自然历史、民族风俗等,以此来打破学生对音乐理解的思维僵局、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五)合作教学进行互动
         合作教学作为互动式教学的重要组成,教师可适当开展分组即兴表演,即更多地采用多样化的演唱形式,如: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创造能力;3.或者教师还可运用生活中的小游戏来导入歌曲等,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活动,然后根据学生的表演做出鼓励性的评价,以此来提高音乐课堂的活跃度,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信心,加深学生对音乐歌曲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利用游戏进行音乐教学,增强互动性
         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把音乐教学与游戏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加课堂趣味性,以此来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例如:音乐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一段有关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在上课时进行播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来猜猜这些声音背后的事物,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这样互动的方式,快速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从而进入到积极学习的状态,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结束语
         小学的教学是学生们真正接受知识开端,也是对学生们进行各方面培养的基础,在这样一个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们所需要的便不仅仅是知识,更要培养出自己的思维雏形,为日后学生们的成长奠定一定的基础。在音乐这门课中,根据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们所要注重的便不再仅仅是教会学生们“唱”,更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去理解,以音乐课堂作为依托,逐步将自己的眼界以及个人的能力拓宽,成为既有知识素养又有审美情趣的优秀的人,这样的教学成果,是推行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亦是教师们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卢静.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教学实践浅析[J].智力,2020(23):143-144.
[2]陈健.小学音乐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0(29):93.
[3]刘梅.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J].戏剧之家,2020(08):145-146.
[4]阚莉莉.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J].知识文库,2019(23):62.
[5]刘艳.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J].科普童话,2019(44):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