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王莉
[导读] 探析小儿肺炎应用优质护理后的临床效果。

        王莉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18
        【摘要】目的:探析小儿肺炎应用优质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份--2019年12月份入院治疗的小儿肺炎50例展开研究,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中25例,展开优质护理,参照组中25例,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中非常满意+满意例数为24例,护理满意度为96.00%;参与组中非常满意+满意例数为6例,护理满意度为76.0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显著比参与组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实验组中患儿的啰音、退热以及咳嗽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比参照组时间低,其数据间对比具有临床不均衡性,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帮助患儿更好的恢复健康,提升其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肺炎;护理应用
        在临床上小儿肺炎属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的症状为: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此疾病的发病时间在一年四季均可,若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情况[1]。鉴于此,本文选择2018年12月份--2019年12月份入院治疗的小儿肺炎50例展开研究,探析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详情分析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份--2019年12月份入院治疗的小儿肺炎50例展开研究,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科学》中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实验组中25例,男性有15例,女性有10例,年龄范围在5个月-11岁间,均年龄(3.88±0.81)岁,平均体温为(38.9±0.5)℃。参照组中有25例,男性有12例,女性有13例,年龄为4个月-9.5岁,均年龄(4.58±0.35)岁,均体温(35.7±1.5)℃。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在患儿入院以后,立即实施退烧与止咳等处理,若是患儿的咳嗽症状严重,则应该及时报告医生,展开有效的治疗。实验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实施责任制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要将患儿疾病史、个性特点以及病变情况等展开详细了解,从儿制定出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在实施护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展开弹性排班,从而让护理人员能够进一步明确其岗位职责,并且在基础护理之上进一步完善其护理操作,从而实现全程护理操作,给予患者优质和人性化的整体护理服务。(2)心理护理:因为患儿年龄较小,其对医院有一定的恐惧感,为此需要与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同时还需同患儿家属展开交流,在交流期间可以通过短视频等方式进行护理宣教工作,让患儿家属能够更加理解治疗的重要性,同时护理人员也可以组织家属学习相应的护理内容,以便于患儿在出院之后能够得到较为专业的护理,防止出现疾病复发情况。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能够更好取得家属信任,让其能够安抚患儿心情,进而实施有效护理。(3)优质饮食护理和环境护理:对于患儿而言,其饮食应该以清淡、营养丰富食物为主,以帮助患儿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因生冷刺激食物的食用影响护理效果。对于病区环境而言,其需要将物品进行合理的摆放,即将配备在患儿床边的各项物品整理好,进而能够满足其日常需求,从而提高患儿和家属的住院舒适感,对于管床护理护士而言,其应该及及时耐心的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相应的治疗同时根据医嘱要求向患儿实施用药护理,患儿用药前应对其予以心理疏导,如向患儿进行爱抚或鼓励,以便于配合用药。患儿进行输液护理,需要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把控,若是出现不良反应,则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X2检验以率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将优护组和常规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儿护理满意度分析
        实验组中非常满意+满意例数为24例,护理满意度为96.00%;参与组中非常满意+满意例数为6例,护理满意度为76.0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显著比参与组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


3.讨论
        因为小儿的免疫力较低,其一旦患上小儿肺炎,则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而当今则常用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也是因为患儿的年龄小,其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不同问题[2]。为此应该在治疗期间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医院中的护理措施均是以常规护理为主,主要是指导患儿如何用药等操作,但是忽视了患儿自身以及患儿家属的需求,导致护理质量迟迟得不到提升;而优质护理则属于新型护理方式的一种,其主要的护理理念便是“以人为本”,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通过重点加强健康宣教,依次展开饮食护理干预,指导正确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等内容之后,从而帮助患儿更好的恢复健康,也降低了患儿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有效提升患儿以及家属的治疗和护理配合程度,以实现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的目的[3]。在本文中得知:实验组的护理满意显著比参与组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实验组中患儿的啰音、退热以及咳嗽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比参照组时间低,其数据间对比具有临床不均衡性,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患儿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给予小儿肺炎疾病患儿施以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儿家属的护理依从性,恢复患儿的肺功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和.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包头医学, 2017, 41(2):106-108.
[2]徐长春.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4):254-255.
[3]曹占峰, 张艳玲.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212-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